國家林草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大新部署新要求,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和推進林草工作,奮力譜寫林草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草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也是農牧民賴以生存的生產生活資料,對于維護生態安全、推動鄉村振興、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大意義。2018年機構改革后,國家突出草原生態優先的工作方針,草原事業發展進入了新階段。作為草原保護修復主管部門,國家林草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出完善草原調查監測、草原保護、生態修復、草業發展、執法監督、保障支撐六大體系,報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草原保護修復的若干意見》,指導19個省區市出臺意見措施,著力推動草原保護發展。我國草地面積39.68億畝、居世界第一位,草原綜合植被蓋度50.32%,鮮草年總產量5.95億噸。
2022年,完成2021年度草原監測評價,完成全國種草改良任務4821萬畝,并開展落地上圖。實施草種繁育基地建設任務31.56萬畝,達產后年草種產量可新增1.5萬噸。完成草原有害生物防治任務2.07億畝,持續推進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月報告制度。督促有關省區落實第三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強化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監管。推進和規范基本草原劃定。依法規范建設項目占用草原。強化草原執法監督工作,通報一批破壞草原資源典型案件。開展首批18處國有草場建設試點,探索草原生態保護修復與草業協同發展新模式。推介12處“紅色草原”,以綠色發展促進紅色資源保護傳承,以紅色資源賦能草原地區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國家林草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推行草原休養生息為主線,持續加強草原保護修復工作。一是貫徹落實《關于加強草原保護修復的若干意見》,加快推進《草原法》修改。二是持續開展草原生態修復,實施草原種草改良5190萬畝以上,落實任務上圖入庫管理,開展工程績效評估。啟動草原鼠蟲害綠色防控示范試點。三是加大執法監管力度,深入開展草原變化圖斑抽查核查處置,適時約談典型違法案件。開展草畜平衡示范試點,對草畜平衡制度落實成效進行監測評價。因地制宜、分類推進草原承包管理和確權登記。四是科學利用草原,創建草原保護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指導規范重大項目、保供煤礦使用草原審核,穩妥推進“草光互補”試點。積極推進草原公園和國有草場試點建設,挖掘新一批“紅色草原”。研究規范草原碳匯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