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草局宣傳中心主任 王振】各位記者朋友,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防治荒漠化主題新聞發布會。2024-11-25 10:00:11
【王振】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受影響人口最多、風沙危害最重的國家之一。長期以來,我國把防沙治沙作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務,大力實施“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退耕還林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修復與民生改善相結合的荒漠化防治道路。特別是簽署《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30年以來,我們認真履行公約責任義務,不斷向全球貢獻“中國智慧”。今天的發布會,很高興邀請到荒漠司司長黃采藝先生,三北局局長劉冰先生,中國林科院首席科學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長盧琦先生及內蒙古自治區林草局副局長陳永泉先生,寧夏回族自治區林草局副局長李賢先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草局副局長朱立東先生,在線上線下為大家介紹中國防治荒漠化成效,并回答各位關心的問題。2024-11-25 10:01:52
【王振】首先,請黃司長介紹我國荒漠化綜合防治和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成效。2024-11-25 10:01:58
【國家林草局荒漠司司長 黃采藝】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和大家再次見面。2024-11-25 10:02:09
【黃采藝】今年是“三北”工程攻堅戰啟動一周年,也是我國簽署《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30周年。一周以后,《公約》第16次締約方大會將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召開,這將是繼《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之后,今年召開的第三個聯合國重要環境公約大會,也將為年底召開的聯合國大會全面系統討論氣候、生物多樣性和荒漠化與全球可持續發展問題奠定基礎。因此,今天召開這個新聞發布會,既是對我國防治荒漠化履約三十年和啟動“三北”工程攻堅戰成效的回顧,也是呼應國際多邊進程,推動全球荒漠化防治達成共識,落實行動、分享經驗。現在我為大家介紹我國荒漠化綜合防治和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成效。2024-11-25 10:04:18
【黃采藝】荒漠化是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大生態問題。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積25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6.81%;沙化土地面積168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7.58%。2024-11-25 10:04:28
【黃采藝】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荒漠化防治工作,把防沙治沙作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務。經過40多年不懈努力,我國防沙治沙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高度,對防沙治沙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論斷,作出了重大決策部署。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國防沙治沙工作理念更加科學,頂層設計更加完善,工作機制更加健全,政策支持更加有力,防沙治沙工作成效顯著。據統計,我國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積凈減少6500萬畝,呈現出“整體好轉、改善加速”的良好態勢,在全球率先實現了土地退化“零增長”、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雙縮減”,保護生態與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環,荒漠化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成功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成為全球增綠貢獻最大的國家和防沙治沙國際典范。2024-11-25 10:06:40
【黃采藝】一是不斷加強頂層設計,科學謀劃新時代防沙治沙工作。出臺關于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意見,編制實施“三北”六期工程規劃、全國防沙治沙規劃、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和沙化土地封禁保護修復制度方案,對防沙治沙工作作出科學安排和周密部署,形成日臻完善的工作體系。2024-11-25 10:07:22
【黃采藝】二是依法推進防沙治沙,基本形成系統完備高效的法治體系。構建起以防沙治沙法、森林法、草原法、濕地保護法、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黃河保護法等法律為基礎的防沙治沙法治體系,13個沙化重點省區出臺防沙治沙條例或實施辦法。不斷加大普法、執法力度,防沙治沙法律制度規定和法律責任得到有效落實。依法壓實各地各部門防沙治沙目標責任,完善考核評價指標和督查制度。2024-11-25 10:08:34
【黃采藝】三是組織實施“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沙區生態狀況明顯改善。組織實施“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退耕還林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護修復等一批重點工程,科學保護沙化土地5.38億畝,有效治理沙化土地1.18億畝,三北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12.41%提高到13.84%,61%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有效控制,黃河流域植被覆蓋“綠線”向西移動300公里。近10年北方地區春季嚴重沙塵天氣次數明顯減少。認真落實去年6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巴彥淖爾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力以赴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2024年,三北工程區累計下達中央投資320億元,推進實施重點項目287個,完成各項建設任務5700萬畝,攻堅戰實現良好開局,沙區生態狀況持續改善。2024-11-25 10:10:26
【黃采藝】四是強化科技創新,科學治沙水平不斷提升。堅持以水定綠,選用推廣耐干旱、耐瘠薄、抗風沙的樹種草種,科學配置林草植被。建立了26個荒漠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站和13個沙塵暴地面監測站,組織開展林草濕荒調查監測。科學推廣寧夏中衛沙坡頭、甘肅民勤、內蒙古磴口、新疆柯柯牙、河北塞罕壩等治理模式。加快防沙治沙機械化、智能化發展,壓沙固沙機械、灌木平茬機械、無人機飛播等得到廣泛應用。2024-11-25 10:13:41
【黃采藝】五是堅持治沙和致富相結合,沙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各地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利用沙區獨特資源,適度發展中藥材、優質牧草、經濟林果、沙漠旅游等產業,助力鄉村振興。黃土高原、燕山山地、新疆綠洲等地形成了一批林果、瓜果、木本油料等生產基地,年產干鮮果品4800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25%,重點地區林果收入占農民純收入一半以上。2024-11-25 10:12:40
【黃采藝】六是全民動員、全社會參與,鑄就了偉大的治沙精神。在黨的領導下,沙區干部群眾積極投身防沙治沙事業,涌現出河北塞罕壩、山西右玉、內蒙古庫布其、甘肅古浪八步沙、新疆柯柯牙等治沙先進典型和王有德、石光銀、牛玉琴、石述柱、殷玉珍、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等治沙英雄群體,孕育形成了“三北精神”和“塞罕壩精神”,為新時代防沙治沙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動力。社會各界廣泛參與,許多企業、社會組織、個人積極捐資捐物,投身荒漠化防治,取得積極成果。2024-11-25 10:13:41
【黃采藝】七是廣泛開展國際合作,積極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我國自1994年簽署《公約》以來,認真履行《公約》責任義務,成立中國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履約辦公室,制定國家履約行動方案,積極參與全球荒漠化治理。“三北”工程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500佳”獎章。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兩次授予我國“防治荒漠化杰出貢獻獎”,稱贊“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國”。2024-11-25 10:14:34
【黃采藝】荒漠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荒漠化防治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展望未來,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積極開展以“三北”工程建設為主體的荒漠化防治工作,認真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為全球荒漠化環境治理貢獻中國力量!也希望各位記者朋友一如既往地關注和支持中國荒漠化防治工作,講好防沙治沙中國故事,動員更多力量支持參與荒漠化防治。謝謝大家!2024-11-25 10:15:48
【王振】感謝黃司長。接下來,請各位記者圍繞今天的發布重點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媒體單位的名稱。2024-11-25 10:15:57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謝謝主持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提問。黃司長剛才在發布詞中介紹到今年是我國簽署《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30周年。請問中方將如何深度參與即將舉行的締約方大會?2024-11-25 10:16:27
【黃采藝】感謝您的提問!今年是《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締結30周年,《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將于12月2日至13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召開。這是首次在中東地區舉辦締約方大會,《公約》秘書處和東道國沙特均對COP16寄予厚望。大會主題為“我們的土地,我們的未來”,重點關注土地恢復、干旱韌性、可持續發展議程和以人為本的方法,將審議《公約2018—2030戰略框架》落實進展、《公約》秘書處核心預算,以及干旱、沙塵暴、土地權屬、草原和牧場等議題,促成通過研究2030年后土地退化恢復全球目標、將受影響國家范圍拓展到所有締約方、推動干旱議題取得實質性突破等30多項決議。大會還設有土地日、干旱韌性日、農業和糧食日、人民日、治理日、資金日和科技創新日7個專題日,通過部長級對話、高級別對話、技術創新對話、企業論壇、市長論壇等活動凝聚共識,推動談判。2024-11-25 10:18:25
【黃采藝】中國代表團將深入參與各項議題的談判,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和全球政策制定,進一步推動中國科學和技術對全球土地退化和干旱韌性監測和恢復的指導意義,體現我國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引領作用和對發展中國家的支持。2024-11-25 10:18:50
【黃采藝】我國將在大會會場藍區設立總面積608平方米的“中國館”,舉辦中國荒漠化防治主題展,開展系列邊會交流活動。“中國館”是除東道國之外最大的國家主題館,也是我國首次在境外對荒漠化防治和“三北”攻堅戰進行展示宣介。“中國館”計劃于12月2日大會開幕當天開館,持續至13日大會結束。2024-11-25 10:19:36
【黃采藝】在展覽區,我們將以“跨世紀三北工程 新時代中國實踐”為主題舉辦中國荒漠化防治主題展。展覽分為“綠進沙退看中國”“綠色長城譜新篇”“地方實踐樹典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4個部分,以圖文、視頻和實物等形式,以“三北”工程為主線展示中國荒漠化綜合治理成效和經驗,特別是展示在科學規劃、系統治理、產業融合、示范帶動、綠富同興等方面的經驗和案例,向世界傳遞中國防沙治沙的決心和行動。在現場播放的國家宣傳片,將從宏觀視角展示我國開展系統綜合治理的成效和舉措;系列人物短片,從普通人視角講述治沙人故事;專題技術和實踐短片,展示治沙過程中的“科技含量”。2024-11-25 10:21:12
【黃采藝】在邊會區,我們將會同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等地方政府,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等科研機構,清華大學等高校,中國綠化基金會等民間組織和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等企業合作方,舉辦“中國‘綠色長城’走向世界”“推動生態脆弱區綠富同興 探索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路徑”“第二屆‘一帶一路’生態治理國際民間合作論壇”等主題鮮明、特色突出10多場邊會活動。歡迎各位媒體朋友持續關注,對相關活動開展宣傳報道。謝謝。2024-11-25 10:22:13
【王振】謝謝黃司長,請繼續提問。2024-11-25 10:22:16
【新華社記者】謝謝主持人,新華社記者提問。黃司長剛才介紹了我國為全球荒漠化治理貢獻的“中國智慧”,請問能否具體展開介紹下我國履約成效?2024-11-25 10:23:06
【黃采藝】謝謝記者的提問。我國自1994年簽署《公約》以來,積極參與全球荒漠化治理,推動《公約》建立履約審查委員會,制定戰略框架和實施目標。推動設立區域履約機制,先后舉辦亞洲防治荒漠化部長級會議、亞非防治荒漠化會議,促進區域履約合作和行動落到實處。積極倡導全球公眾宣傳,建議并促成締約方大會決議,要求每年設定世界荒漠化和干旱全球主題,每年舉辦紀念活動。成功舉辦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取得豐碩成果:通過公約2018—2030戰略框架,協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將土地退化“零增長”設為到2030年全球履約目標;通過鄂爾多斯宣言,啟動了土地退化“零增長”基金支持企業助力生態恢復和產業發展融合。2024-11-25 10:24:30
【黃采藝】我們重視婦女參與,主辦了婦女與防治荒漠化國際會議,推薦婦女代表參與全球研討,分享中國婦女參與荒漠化防治的成功案例。同《公約》秘書處在華建立防治荒漠化國際培訓中心和知識管理中心,培養和輸送荒漠化防治專業人才和典型案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荒漠化防治合作,舉辦了“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動對話,成立了中阿、中蒙荒漠化防治中心,在蒙古、中亞、非洲等地建立防沙治沙示范基地,積極推動中國衛星大數據服務公約全球數據平臺,為發展中國家形成的國家報告提供數據支持,為非洲綠色長城國家提高衛星觀測和大數據應用,落地中國防治荒漠化實用技術提供技術援助。同蒙古國、韓國、俄羅斯推動東北亞防治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網絡發展。連續舉辦了九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促進國際政策對話與交流。2025年,我們將舉辦第十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成功實施全球環境基金首個土地退化國家伙伴關系項目,為有關聯國家提供借鑒。謝謝。2024-11-25 10:26:35
【王振】謝謝黃司長,請繼續提問。2024-11-25 10:26:38
【第一財經記者】謝謝主持人,第一財經記者提問。請問盧琦院長,三北工程研究院作為助力“三北”工程攻堅戰的科研機構,為打好攻堅戰開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何打算?2024-11-25 10:26:56
【中國林科院首席科學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長 盧琦】謝謝記者的提問。三北工程研究院于2023年7月21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復,依托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成立,承擔“三北”工程科技攻關工作。三北院成立一年多來,聚焦“三北”工程這一國家重大戰略的科技需求,積極開展科技攻關、戰略咨詢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2024-11-25 10:27:44
【盧琦】一是瞄準三北生態治理難點、卡點,研發一批應急關鍵技術。在生態灌溉用水方面,專門召開“三北”工程生態用水戰略研討會,提出通過“開源、節流”緩解生態用水不足。爭取生態灌溉用水指標,這是“開源”;研發利用再生水、微咸水、礦坑水等非常規用水關鍵技術,推廣應用節水造林技術,這就是“節流”。在種苗科學配置方面,編制《三北工程常用植物》口袋書,推薦推廣一批耐干旱、耐瘠薄、抗風沙的樹種草種,繪制了各種植物的自然分布區、適生區分布圖,科學優化配置喬灌草植被,回答了“種什么”“怎么種”“哪里種”。在治沙機械研發方面,加快防沙治沙向機械化、智能化方向研發,壓沙固沙機械、灌木平茬機械、無人機飛播等得到廣泛應用。在老化退化林修復方面,提出科學認定老化退化林的分級、分類、分區思路,以章古臺樟子松人工固沙林、河套灌區農田防護林的退化修復為試點,提出生態建設成果鞏固的新思路。2024-11-25 10:29:16
【盧琦】二是創新科技服務形式,深入“三北”工程一線扎根蹲點。建立了全國首個防沙治沙機械化作業服務隊,提供治沙機械服務,提高了安全性和效率,降低成本,節約勞動力,共治理沙化土地34萬畝,多功能沙障鋪設機械作業效率比人工提高了10倍以上,為“三北”工程攻堅戰探索了一條機械裝備服務新路子。研發三北治沙實用技術、模式和鄉土植物APP,三北院與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中國荒漠化防治綜合治理管理平臺,試用版已上線,手機二維碼掃碼查閱,更好地服務一線生態建設工作者。推動從“治理模式”到“模式化治理”的轉變,科學推廣寧夏中衛沙坡頭、內蒙古磴口、甘肅民勤、新疆柯柯牙、河北塞罕壩、遼寧章古臺等一批行之有效的典型成功治理模式。謀劃提出在“三北”工程區建設15個科技創新高地,針對三大戰區最棘手的生態治理問題、最難啃的硬骨頭,中國林科院舉全院之力,調配專家力量,組建了15支科技特派隊,深入實地調研,下到田間地頭,蹲點包片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示范,推進聯防聯治,取得良好成效。2024-11-25 10:31:18
【盧琦】三是加強機構建設,爭當人民需要的真博士、真專家。三北工程研究院專門成立專家咨詢委員會,聘任27位院士專家為咨詢委員會委員,牽頭實施國家林草局“三北”工程攻堅戰關鍵技術研發揭榜掛帥項目,承擔“三北”工程區生態站聯合觀測網絡研究任務。研究中國荒漠化150年動態變化過程與趨勢,繪制全球首個溫帶稀樹草原高精度分布圖,開展三北全域生態本底調查,謀劃提出一批聯防聯治項目選址方案。積極開展科普宣傳。在國家、行業、地方等多級部門開展“三北”工程科技創新宣講活動,積極參加地方培訓班,取得良好科普效果。在多個權威學術期刊組織“三北”工程專欄,科學解讀“三北”攻堅戰科技任務。2024-11-25 10:32:18
【盧琦】關于下一步工作方向,一是持續開展生態建設重大基礎性科學研究。在“三北”水循環與林草植被配置、荒漠生態系統演替規律、聯防聯治、鹽漬化和凍融荒漠化,以及氣候變化、極端事件與土地沙化相關性等方面,加大基礎研究力度。二是服務聯防聯治,推進全鏈條、全系統、全要素的科學治沙。繼續組織實施關鍵技術研發揭榜掛帥項目,研發推廣新裝備、新技術。三是做實做好15個科技創新高地工作,打造全球生態治理“烽火臺”。將新認知、新成果,盡快在科技創新高地上推廣應用,以“三北”科技攻堅推動“三北”工程攻堅。謝謝。2024-11-25 10:33:12
【王振】謝謝盧院長,請繼續提問。2024-11-25 10:33:14
【人民日報記者】謝謝主持人。人民日報記者提問。三北工程攻堅戰啟動以來取得了明顯成效,請問目前三北工程攻堅戰進展情況如何?呈現出什么樣的特點?2024-11-25 10:33:35
【國家林草局三北局局長 劉冰】感謝記者的提問。2023年6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發出了力爭用十年左右時間,打一場三北工程攻堅戰,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的總動員令。一年多來,各有關地區和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自覺扛起政治責任,銳意改革,合力攻堅,攻堅戰順利推進,呈現出五個顯著特點。2024-11-25 10:34:43
【劉冰】一是組織領導堅強有力。三北工程攻堅戰啟動后,國務院成立協調工作機制,統籌解決三北工程攻堅戰面臨的重大問題。三北地區各級黨委、政府聞令而動,主要負責同志掛帥出征,靠前指揮,三北工程攻堅戰成為名副其實的“一把手工程”。河北、山西、內蒙古、吉林、甘肅、寧夏、新疆等地發布總林長令,對攻堅工作部署加力。內蒙古實行“五級書記”抓三北工程攻堅戰。甘肅、寧夏、新疆分別在攻堅區10多個縣重新恢復獨立設置的林草機構。2024-11-25 10:35:45
【劉冰】二是治理力度不斷加大。2024年中央投入資金320億元,啟動重點項目287個,安排建設任務1.09億畝,占全國總任務的75%。工程投入由定額補助轉為綜合報價、全額投資。中央資金既支持綜合治理,又支持成果鞏固,并首次將沙化土地新造林管護納入中央資金支持范圍。內蒙古各盟市不等不靠、自我加壓,超額完成年度計劃任務。2024-11-25 10:36:34
【劉冰】三是聯防聯治穩步推進。國家林草局積極發揮作用,牽頭組織相關省區開展聯防聯治,謀劃布局了10多個跨省區聯防聯治項目,統籌上風口和下風口、沙漠邊緣和腹地、沙源區和路徑區一體化保護修復。內蒙古、陜西、甘肅和寧夏等4省5市啟動毛烏素沙地聯防聯治,四條“防風鎖邊林草帶”陸續開工。內蒙古阿拉善盟、寧夏中衛市、甘肅民勤縣在騰格里沙漠省界處攜手打造“工程固沙+人工種草”阻沙生態防線。2024-11-25 10:37:28
【劉冰】四是支撐保障持續強化。國家林草局與水利部會商林草生態用水問題,水利部實施黃河分凌期生態補水,向巴彥淖爾市補充林草生態用水2億多立方米。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啟動開展林草濕荒資源普查,摸查三北地區綠化空間。國家林草局召開種苗、治沙供需對接會,保障種苗、治沙原材料等物資有效供給;組織開展三北工程攻堅戰關鍵技術研發“揭榜掛帥”,實施科技支撐七大行動,全面推進15個科技創新高地建設。2024-11-25 10:38:22
【劉冰】五是改革創新全面深化。三北各地圍繞攻堅戰難點卡點堵點等方面的問題,大膽探索、改革開路。六期規劃將“林草覆蓋率”作為評價工程建設的核心指標,引導各地適地適綠、以水定綠。在攻堅戰過程中,各地探索出央地合作、聯防聯治、以工代賑等新機制和光伏治沙、以路治沙等新模式,機械壓沙、智能種樹、無人機飛播等新裝備新技術“亮相”攻堅現場。改革創新正在成為推動三北工程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2024-11-25 10:39:14
【王振】謝謝劉局長,請繼續提問。2024-11-25 10:39:21
【光明網記者】謝謝主持人。光明網記者提問。內蒙古自治區作為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打好三大標志性戰役、治理荒漠化的主戰場,針對打贏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林草局推進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2024-11-25 10:39:40
【內蒙古自治區林草局副局長 陳永泉】謝謝記者的提問。非常感謝這位媒體朋友的提問。三大標志性戰役內蒙古占了“兩個半”,科爾沁和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97.7%、黃河“幾字彎”攻堅戰85.7%的沙化土地在內蒙古,共涉及全區11個盟市73個旗縣(市、區),內蒙古聞令而動、聽令而行,堅定自覺當主攻、打頭陣,按照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總體定位,多措并舉謀劃打好打贏科爾沁和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和“幾字彎”攻堅戰。我們重點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2024-11-25 10:41:01
【陳永泉】一是科學謀劃布局。制定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三北”工程六期規劃(2021-2030年)》和三大標志性戰役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和工作舉措。同時,制定印發了《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推進方案》《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和渾善達克沙地殲滅區“以路治沙”發展規劃(2024-2030年)》,統籌推進全區“三北”工程攻堅戰建設。2023年,全區完成防沙治沙950萬畝,為年度任務的151%;今年已完成防沙治沙1716萬畝,為年度任務的111.4%,完成一體化治理任務238萬畝,為年度任務的103.5%。已開工建設26條穿沙公路,建設規模450公里,帶動治沙85.8萬畝,跑出了防沙治沙的“加速度”。2024-11-25 10:42:09
【陳永泉】二是創新多元投入。我們完善社會參與防沙治沙機制,印發《關于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 合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的意見》,帶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工程建設。從過去完全依靠國家投資治沙向多元投入治沙轉變,今年共爭取到中央資金230.3億元、較去年增加78.8億元;設立了防沙治沙基金,今年財政已注資49億元、已撥付26.5億元;成立了防沙治沙基金會,動員社會各界募捐資金8150萬元;積極開展公益治沙,今年螞蟻集團和中國綠化基金會已捐資3.1億元。通過千方百計籌措資金,今年已累計籌資112億元,多元化投入機制成效明顯。2024-11-25 10:43:22
【陳永泉】三是強化要素保障。我們完善了降本增效工作機制,印發《關于降低治沙成本提高治沙效率的通知》,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成本、促實效。推動實施種苗振興三年行動,啟動了40處、1.35萬畝保障性苗圃建設,今年育苗3.2億株;建設草種繁育基地36.7萬畝,草種生產能力達800萬公斤,為“三北”工程建設提供充足的種苗保障。2024-11-25 10:44:04
【陳永泉】四是堅持建管并重。我們把加強林草資源管護與防沙治沙放到同等位置來抓,針對草原過牧問題,開展了解決草原過牧問題試點工作,17個試點旗縣草畜平衡指數全部降到10%以下。針對基層執法力量不足問題,授權森林公安機關繼續行使林草行政處罰權,在自治區林草局增設行政執法處,指導各地組建林草執法中隊25個。恢復基層林草工作站29個,加強林草管護員隊伍建設,加大無人機巡查力度,構建了“天空地一體化”林草監管體系,全力守護好來之不易的生態建設成果。謝謝。2024-11-25 10:45:00
【王振】謝謝陳局長,請繼續提問。2024-11-25 10:45:04
【科技日報記者】謝謝主持人。科技日報記者提問。“寧夏中衛沙坡頭鐵路治沙模式”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請問寧夏在荒漠化防治及開展國際合作方面有哪些經驗和舉措?2024-11-25 10:45:33
【寧夏回族自治區林草局副局長 李賢】謝謝記者的提問。騰格里沙漠邊緣的中衛市,常年經受風沙侵害。半個多世紀來,中衛市一代代治沙人堅持不懈固沙植綠,累計治理沙漠150萬畝。這里有中國第一條沙漠鐵路,是世界鐵路史上的一個奇跡,更是寧夏防沙治沙的縮影。寧夏地處祖國西北內陸,東、西、北三面分別被毛烏素沙地、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包圍,黃河又貫穿全境,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2024-11-25 10:46:19
【李賢】長期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防沙治沙工作,始終堅持防沙與治沙相結合,依托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保護等重大生態工程和國際合作項目的實施,持之以恒推進防沙治沙工作。據第六次和第五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對比,寧夏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分別減少230.8萬畝和182.1萬畝,實現了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雙縮減。如今,寧夏全區地級以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連續9年保持在80%以上,黃河干流寧夏段水質連續7年保持Ⅱ類出境,森林覆蓋率超過11.35%,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8%。2024-11-25 10:47:30
【李賢】在開展國際合作方面,寧夏林業和草原局與《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2019年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立了國際荒漠化防治知識管理中心,搭建了網絡國際交流平臺。今年,我局與《公約》秘書處在北京續簽了合作備忘錄,全面開啟合作新里程。截至目前,我局和《公約》秘書處聯合舉辦了5期荒漠化防治技術與實踐國際研修班,培訓了54個國家154名國際學員,參與線上學習超過3500人次;協助27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108名國際人士赴寧夏學習荒漠化防治經驗。特別是我局聯合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國際研究中心依托第六屆中阿博覽會平臺,成功舉辦了“荒漠化防治經驗分享與創新合作國際研討會”,有效宣傳了我國荒漠化防治理念,進一步擴大了寧夏荒漠化防治的國際影響力。2024-11-25 10:48:47
【李賢】新時代要有新作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繼續積極發揮國際荒漠化防治知識管理中心的國際窗口作用,以更加開放包容的態度,進一步擴大國際合作與交流,與國際社會分享寧夏荒漠化防治技術,為全球荒漠化防治貢獻“寧夏智慧”和“寧夏經驗”。謝謝。2024-11-25 10:49:13
【王振】謝謝李局長,請繼續提問。2024-11-25 10:49:16
【總臺中國之聲記者】謝謝主持人。總臺中國之聲記者提問。近日塔克拉瑪干鎖邊工程刮起了一場“輿論旋風”。請介紹一下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合龍”進展情況以及阻擊戰是如何整體推進的?2024-11-25 10:49:32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草局副局長 朱立東】謝謝記者的提問。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根據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顯示,新疆實現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雙縮減”,結束了全國唯一沙化土地擴張省區的歷史,為構筑國家西北生態安全屏障作出積極貢獻。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上提出,要全力打好三大標志性戰役。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扛起責任,科學謀劃,強化統籌,將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和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寫入2024年自治區黨委一號文件,作為2024年重點工作,計劃全年完成造林120萬畝、種草改良470萬畝、荒漠化治理450萬畝。2024-11-25 10:51:01
【朱立東】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以鎖邊為重點,通過生物治沙、工程固沙、光伏治沙對沙漠南緣空白區鎖邊。開展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鎖邊”工程能夠阻沙護路、阻沙護城,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非常有力的堅實保障。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總長度約3046公里,截至2023年底,沙漠周邊已經形成長達2761公里的綠色阻沙防護帶,還剩下285公里的空白區。目前285公里鎖邊任務已完成269公里,完成率94.38%,力爭11月底實現“合龍”目標。2024-11-25 10:51:41
【朱立東】除了“南鎖”,新疆在調研掌握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形地貌、氣象水文特點基礎上,還緊緊圍繞“東擴、北增、西護、中阻”戰線,協同發力,打好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確保沙源不擴散。對沙漠東緣庫姆塔格沙漠與塔克拉瑪干沙漠之間的綠色廊道,增加防護植被寬度,防止兩大沙漠合龍;對沙漠北緣通過引洪灌溉加強胡楊林保護修復,建設防風固沙林網、林草帶增綠;對沙漠西緣加強農田防護林網、果園防風固沙能力建設,提升林果產品品質;對南北貫通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公路及和田河、克里雅河等實施生物治沙、工程固沙、林草濕保護修復,保護好公路線、河岸線。通過以上五條戰線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分類施策、科學治沙、整體推進,打造出全國防治荒漠化的樣板和典范,為筑牢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作出新疆貢獻。謝謝。2024-11-25 10:53:00
【王振】謝謝朱局長。各位記者朋友,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即將開幕。請大家多多關注會議進程和我局主辦的各類活動及邊會,積極開展宣傳報道,傳播會場上的中國聲音。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2024-11-25 10: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