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久久ww精品w免费人成无码,一级毛片在线观看视频,国产精品久久久一本精品重冂色情

當前位置:首頁 > 在線直播
時間: 2024-10-18 15:00:00
地點: 國家林草局213會議室
內容: 10月15日至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要發展森林食品、林下經濟,不斷挖掘培育“森林糧庫、錢庫”。近年來,林草部門深入踐行大食物觀,持續推進森林“四庫”建設,大力發展森林食品、林下經濟,不斷提升森林食物供給能力。今天的發布會將為大家介紹有關情況。
圖片:
  • 國家林草局改革發展司司長 王俊中

  • 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 李東友

  • 江西省林業局副局長 楊皓

  • 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 黃政康

  • 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 丁鯤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總經濟師
    蔡立新

  • 國家林草局宣傳中心主任 王振

  • 新華社記者提問

  • 中國之聲記者提問

  • 央廣網記者提問

  • 科技日報記者提問

  • 總臺央視記者提問

  • 工人日報記者提問

  • 新華網記者提問

  • 中國網記者提問

  • 發布會現場

  • 發布會現場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下經濟產業發展新聞發布會

    【國家林草局宣傳中心主任 王振】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本月我局例行發布會。2024-10-18 15:00:24

    【王振】10月15日至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要發展森林食品、林下經濟,不斷挖掘培育“森林糧庫、錢庫”。近年來,林草部門深入踐行大食物觀,持續推進森林“四庫”建設,大力發展森林食品、林下經濟,不斷提升森林食物供給能力。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我局改革發展司司長王俊中先生、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李東友先生、江西省林業局副局長楊皓先生、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黃政康先生、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丁鯤先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總經濟師蔡立新先生出席發布會,為大家介紹有關情況。2024-10-18 15:01:20

    【王振】首先請王俊中司長做介紹。2024-10-18 15:01:27

    【國家林草局改革發展司司長 王俊中】各位媒體朋友,下午好!首先,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林草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我局在發展森林食物方面的主要工作情況和下一步工作考慮。2024-10-18 15:01:54

    【王俊中】森林是集水庫、糧庫、錢庫、碳庫于一身的大寶庫。我國具有食物生產功能的樹種有幾百種,森林就是一個巨大的“糧庫”。發展森林食物,不與糧爭田、不與農爭地,兼具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是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局深入踐行大食物觀,以發展經濟林和林下經濟為主要抓手,加快推動森林食物生產擴面增量提質。2024-10-18 15:02:53

    【王俊中】一是加強規劃引領。出臺《林草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全國林下經濟發展指南(2021—2030年)》,組織編制油茶、榛子、仁用杏等發展指南,明確主要森林食物產品的發展方向、區域布局和重點領域,指導各地依托優勢資源,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森林食物。2024-10-18 15:03:12

    【王俊中】二是創新政策供給。與國家發改委等10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科學利用林地資源 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在資源管理、用地保障、財稅金融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支持舉措。打好支持油茶發展的政策組合拳,與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與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關于保障油茶生產用地的通知》,實施中央財政油茶獎補政策,全力推動油茶擴面增產。2023年,全國油茶種植面積7300萬畝。今年1—9月,全國完成新造油茶林371萬畝,低產低效油茶林改造265萬畝。2024-10-18 15:04:22

    【王俊中】三是推進基地建設。建成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649個、林特類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37個,啟動實施了14個油茶示范獎補項目,充分發揮以點帶面作用,推動經濟林和林下經濟產業提質增效。2024-10-18 15:04:45

    【王俊中】四是完善管理服務。開展主要經濟林樹種面積產量統計、林下經濟產業監測,摸清底數。發布各類經濟林產品國家標準33項、行業標準110多項。組建油茶氣象服務專家聯盟,精準提供氣象服務。優化產銷對接,依托重點林業展會大力宣傳推介森林食物產品。2024-10-18 15:05:30

    【王俊中】在各地各有關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國森林食物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是生產能力持續增強。全國經濟林種植面積7億畝,林下經濟利用林地面積6億多畝,各類森林食物年產量2億多噸,人均140公斤,成為繼糧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農產品,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穩,為我國糧食安全打足了底氣。二是產品種類更加豐富。森林食物涵蓋“米袋子”“油瓶子”“菜籃子”“果盤子”。木本油料供給多元化,茶油年產量80多萬噸,還有橄欖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多種木本食用油。木本糧食供應充足,板栗、棗、柿子、松子、仁用杏等種植面積約1億畝,產量1400萬噸。水果種類繁多,種植面積2億畝,產量約1.9億噸。森林特色食品、木本調料、木本飲料等新產品發展方興未艾。林下種植養殖提供林禽約49億只,林畜5000余萬頭,還有林糧、林菌、林果、蜂蜜等大量高品質的綠色食品,極大豐富了老百姓的餐桌。三是產業富民效果日益顯現。發展森林食物,既能做大森林“糧庫”,又能充實森林“錢庫”,是推動“兩山”轉化、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全國2800多個縣,其中有2400多個縣種植經濟林,經濟林年產值超過2萬億元,林下經濟年產值約1萬億元,帶動數千萬林農增收致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果種植面積約2100萬畝,產量1400萬噸,帶動480多萬林農年人均增收6400多元。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惠及林農近1200萬人,帶動林農年人均增收3600多元。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將“小核桃”做成“大產業”,核桃種植范圍覆蓋全州967個村,綜合產值180多億元,帶動37萬農戶就近就業增收。2024-10-18 15:08:22

    【王俊中】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踐行大食物觀 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意見》,提出“積極發展經濟林和林下經濟,穩妥開發森林食物資源”,油茶、油橄欖、仁用杏、核桃、板栗、棗類、竹筍、林藥、林菌、林菜、林下漿果、林禽、林畜、林蜂等一批森林食物被寫入了《意見》,這意味著林草部門將在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中承擔更加重要的責任,向森林要食物大有可為。2024-10-18 15:09:08

    【王俊中】10月15至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發展森林食品、林下經濟,不斷挖掘培育“森林糧庫、錢庫”。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發展森林食品、林下經濟提供了根本遵循。下一步,我們將積極踐行大食物觀,“三綠”并舉,“四庫”聯動,加快推動經濟林和林下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高森林食物供給能力。2024-10-18 15:09:48

    【王俊中】一是著力推廣良種良藝良法,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新造木本糧油林全部使用優良品種,適度擴大種植面積。加大低產低效木本糧油林改造力度,分類施策提升產量質量。二是著力推進基地建設,提升經營效益。在木本糧油生產優勢產區集中連片開展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種植,建設一批高標準基地。鼓勵各地根據林業資源條件、區域特色,以林下種植、養殖為重點,建設一批林下經濟基地,以點帶面推動產業高質高效發展。三是著力完善支持政策,加大資金投入。用好財政資金,支持木本糧油林營造改造、林木良種培育和技術推廣。加強林區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森林食物生產條件。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長周期、低利率的特色金融產品,引入金融活水,支持發展森林食品、林下經濟。四是著力強化科技支撐,推動產業升級。鼓勵林業科研機構、高校、企業協同發力,突破輕簡化栽培、機械采收、精深加工等關鍵技術。加快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發展森林食物新質生產力,提供更多高附加值產品。我就介紹這些,謝謝大家。2024-10-18 15:11:44

    【王振】感謝王司長。下面,請大家結合今天的主題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代表的新聞機構。2024-10-18 15:11:51

    【新華社記者】謝謝主持人。新華社記者提問。油茶是我國重要的木本油料樹種。您剛才在介紹中提到,我國打出系列組合拳支持油茶產業發展。能否請您具體介紹下?2024-10-18 15:12:07

    【王俊中】謝謝記者的提問。油茶是我國傳統木本油料樹種,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15個省(區、市)、約800個縣。截至2023年底,全國油茶種植面積已達到7300萬畝左右,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的縣有200個,茶油年產量80多萬噸,約占國內食用植物油產量的7%,成為食用植物油消費量前10位的油種。我局高度重視油茶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進油茶產業發展。2024-10-18 15:13:06

    【王俊中】一是明確油茶發展目標。2022年12月,國家林草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統籌考慮15個適宜種植油茶省(區、市)的自然條件和發展歷史、現狀、潛力等因素,按照核心發展區和重點拓展區布局油茶發展任務,力爭到2025年實現茶油產能達到200萬噸。2024-10-18 15:13:45

    【王俊中】二是保障油茶發展用地。2022年,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印發《關于保障油茶生產用地的通知》,國家林草局辦公室印發《關于做好油茶生產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確積極利用規劃造林地,低效茶園、低效人工商品林,疏林地,松材線蟲病疫區采伐跡地等各類適宜的非耕地國土資源發展油茶,支持結合退耕還林地林分結構調整,森林防火隔離帶建設,種植和改造油茶,切實擴大油茶種植空間。2024-10-18 15:14:32

    【王俊中】三是加大資金支持。2023年,財政部、國家林草局聯合印發《關于實施中央財政油茶產業發展獎補政策的通知》,通過林業草原改革發展資金支持實施中央財政油茶產業發展獎補政策。一方面示范帶動,由財政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通過競爭性評審方式,遴選油茶產業發展示范獎補項目,支持打造油茶產業發展示范樣板和高地,目前已實施示范獎補項目14個;另一方面聚焦重點,加大油茶營造補助力度,聚焦《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確定的200個重點縣,推動擴大高產油茶林種植面積,加強低產低效林改造,支持油茶“擴面”“提產”。同時,鼓勵各地用足用好“雙重”工程資金、林業改革發展資金等,通過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油茶發展。2024-10-18 15:15:36

    【王俊中】四是創新金融服務政策。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支持引導儲備林項目布局油茶園區、基地建設,安徽、江西、湖北等省拓展森林保險、特色農業保險業務覆蓋油茶,湖南、貴州等省試點開展茶油收儲,引導和撬動更多金融資本、民間資本和社會資本流向油茶產業。2024-10-18 15:16:11

    【王振】請繼續提問。2024-10-18 15:17:11

    【中國之聲記者】謝謝主持人,中國之聲記者提問。森林食物以其健康、天然、多元等優勢,不斷豐富著人們的“米袋子”“油瓶子”“菜籃子”“果盤子”。請問我國木本糧油發展情況怎么樣,潛力如何?2024-10-18 15:17:28

    【王俊中】謝謝記者的提問。我國廣袤的森林蘊藏著豐富的食物資源,是天然的大糧倉、大油庫。我想用一組數據來說明我國木本糧油等經濟林發展情況。2024-10-18 15:17:46

    【王俊中】一是以油茶、核桃、油橄欖等為主的木本油料林,面積1.8億畝,油料產量968萬噸。其中油茶面積達7300萬畝,油茶籽產量達330多萬噸。核桃面積1億多畝,產量586萬噸。二是以板栗、棗、松子、仁用杏等為主的干果面積1億多畝,產量1400萬噸。其中板栗種植面積2700多萬畝、產量258萬噸,棗種植面積1300多萬畝、產量648萬噸。三是蘋果、梨、柑橘等各類水果種植面積近2億畝,產量1.9億噸。四是新興食物異軍突起,竹筍、香椿等森林食品種植面積約7000萬畝,產量1200多萬噸。茶葉、咖啡等木本飲料種植面積約5200多萬畝,產量350萬噸。花椒、八角、肉桂等木本調料種植面積約3200萬畝,產量190萬噸。2024-10-18 15:18:41

    【王俊中】應該說我國木本糧油等經濟林的總產量已經比較大,但提質增效的潛力也很大。一是品種資源潛力大。我國木本植物8000多種,具有食物生產功能的樹種超過500種。二是產量增加潛力大。全國經濟林低產低效林比例在50%左右,畝均產量低,比如油茶每畝產油只有12公斤,而高標準油茶林畝產油可達40公斤。三是加工增效潛力大。經濟林深加工率不到30%,精深加工綜合利用有待進一步挖掘。杏仁可加工食用油、飲料,利用氣化多聯產技術,1噸價值700元的杏殼可轉化為價值2500元的電能、熱能、活性炭和木醋肥料等產品。四是消費升級潛力大。森林食物生產環境好,綠色有機,營養成分高,符合新階段健康營養消費需求,日益成為人們餐桌上的消費新寵。謝謝。2024-10-18 15:21:17

    【王振】請繼續提問。2024-10-18 15:21:20

    .【央廣網記者】謝謝主持人,央廣網記者提問。林下經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等具有重要意義。請問國家林草局是如何支持林下經濟發展,助力農民增收的?效果如何?2024-10-18 15:21:37

    【王俊中】謝謝記者的提問。以林下種植、林下養殖、采集加工、森林景觀利用等內容為主的林下經濟,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森林食品,是山區林區重要的綠色富民產業。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采取有力措施發展林下經濟,實現不砍樹、能致富。2024-10-18 15:22:41

    【王俊中】一是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出臺了《全國集體林地林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2014—2020年)》《全國林下經濟發展指南(2021—2030年)》《林草中藥材產業發展指南》,立足不同發展階段,從各地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林情地情出發,科學規劃林下經濟的區域布局、重點領域和經營模式。2024-10-18 15:23:25

    【王俊中】二是政策引導,加強扶持。鼓勵利用商品林地高效發展林下經濟,在符合公益林生態區位保護要求和不影響公益林生態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資源,適度發展林下經濟。將林下種植和林下養殖納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綠色產業指導目錄》予以支持。各地黨委、政府持續加大扶持力度,20多個省(區、市)出臺了專門的指導性文件和扶持政策,設立林下經濟專項扶持資金。2024-10-18 15:24:16

    【王俊中】三是改革驅動,創新賦能。鼓勵各地先行先試,在林地經營、資源利用、林權融資等方面大膽探索。如,福建省南平市建立林下空間流轉機制,實現林下空間可確權發證、抵押融資。浙江省衢州市探索“土地共用、生產共管、效益共享”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推動林區共同富裕。這些好經驗、好做法,為林下經濟發展添動力、增活力,推動山區林區“含綠量”“含金量”同步提升。2024-10-18 15:25:11

    【王俊中】經過不懈努力,林下經濟產業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是規模逐步擴大。全國林下經濟經營和利用林地面積6億多畝。各類經營主體95萬個,年產值從2013年的4575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1萬億元。全國發展林下經濟經營利用面積2000萬畝以上的省份14個,產值500億元以上的省份9個,其中江西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產值突破1000億元。二是輻射帶動作用明顯。2013年以來,共認定649家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有關省創建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2000多個。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面積約6000萬畝,實現年產值近2000億元,占全國林下經濟總產值的20%,畝均經濟效益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有效帶動廣大林農發展林下經濟,實現家門口就業創業。三是惠民效益顯現。林下經濟保就業、促增收、惠民生作用明顯,全國從業人數達3400萬人,發展林下經濟年人均增收1萬多元。浙江省2021年起實施“千村萬元”林下經濟增收幫扶工程,支持1000個山區村實現“畝產萬元”目標,推進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福建省武平縣萬安鎮打造千畝林芝基地,示范帶動34戶林農戶年均增收3500元,支持林農走出一條“不離鄉可就業”的發展之路。謝謝。2024-10-18 15:27:26

    【王振】謝謝王司長,請繼續提問。2024-10-18 15:27:32

    【科普時報記者】謝謝主持人,科普時報記者提問提問。現在到云南吃“菌”是一種時尚,“菌子”也成了云南美食圖鑒的名片。同時,剛才發布人在介紹中也提到,云南將“小核桃”做成了“大產業”。請丁副局長結合核桃和野生食用菌介紹下云南林草產業發展的有關情況。2024-10-18 15:27:59

    【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 丁鯤】您的提問很專業,謝謝!云南是林草資源大省,林草產業一直在“特”上做文章、下功夫,念好“山字經”、唱好“林草戲”,充分發揮森林水庫、糧庫、錢庫、碳庫作用。核桃、野生食用菌產業作為云南重要的民生產業,一頭連著千家萬戶、一頭連著國計民生。2024-10-18 15:29:00

    【丁鯤】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云南核桃產業發展情況。云南是世界深紋核桃的分布中心,90%以上的核桃生長在高海拔地區,造就了優質的云南核桃。一句話概括:“來自綠水青山,營養味更香。”云南省85%的區域都有核桃種植。截至2023年,核桃面積4300萬畝,干果產量198萬噸、綜合產值588億元,惠及2000多萬農村人口,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均居全國第一。核桃油產能突破10萬噸,千噸以上的核桃油生產線20余條,“水代生態制取核桃油技術”等科技成果轉化有力。2024-10-18 15:30:39

    【丁鯤】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核桃產業高質量發展,主要采取了以下4方面措施。一是做優一產。各地通過品種改良、疏密降冠、水肥一體等措施,爭取平均畝產達120公斤以上、優果率達90%以上。建成400余條初加工機械一體化生產線。加快組織化、集約化、專業化經營。二是做強二產。支持國家級核桃產業園區建設,以油料化利用為引擎,加強高值化產品開發。向全球發榜核桃采摘、剝殼和山地農業機械重大技術攻關“揭榜掛帥”,科技助力做強二產。三是做活三產。培植漾濞、大姚核桃品牌,引導企業申報有機、歐盟等認證認定。培育龍頭企業67戶,建成6個核桃交易中心。將核桃與文旅融合,培育漾濞光明村等一批融合發展典型。四是做實保障。深化銀政企合作,今年以來新發放核桃產業貸款5.8億元。充分發揮核桃產業工作組和專家組、核桃科技服務團作用,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應用,指導產業提質升級。大理州發放核桃價格指數保險保單,林農收入多了一重保障。以上是云南核桃產業的情況。下面我介紹云南野生食用菌產業情況。2024-10-18 15:32:58

    【丁鯤】云南已查明的野生菌資源有882種,占全國的91%,全省所有縣市區均有野生食用菌分布,有207種常見野生食用菌在市場交易,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青頭菌、干巴菌、雞樅、松茸等。2023年云南省野生食用菌總產量超39萬噸,產值超295億元。一直以來,云南堅持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相結合,立足資源稟賦,有序發展野生食用菌產業。一是強化政策支持。制定云南省加快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文件,明確因地制宜推廣林菌種植模式,充分利用林下或林緣仿野生培育羊肚菌、香菇、木耳、大球蓋菇等。以松茸、牛肝菌、松露、干巴菌、雞樅等為主,積極發展林下采集,提升野生食用菌規模質量。二是探索利用管理。楚雄州正式施行《野生菌保護利用管理辦法》,這是全國首個野生菌保護利用管理規范性文件。迪慶州發布了國內首部“松茸”行業白皮書,規范了松茸采集、收購及貿易。三是科學封山育菌。大力推廣“種質資源封育”“人工促繁”“包山養菌”等方式開展管護育菌,培育出一批典型。比如,楚雄南華縣五街鎮率先實施“包山撿菌”制度,形成了“封山育林育菌七不準”等村規民約,既保護森林植被,又實現菌農增產增收。五街鎮開門小組2023年菌山承包經營收入達141.9萬元,全村76戶403人實現人均分紅3500多元。2024-10-18 15:36:37

    【丁鯤】記者朋友們,據不完全統計,云南野生食用菌年均蘊藏量50萬噸左右,產業發展空間還很大,我們將挖掘儲量、培育增量、壯大市場,持續推進產業健康發展。最后,誠摯邀請大家到云南,感受云南林草的美好,體驗“一種叫云南的生活”,謝謝!2024-10-18 15:37:18

    【王振】謝謝丁局長請繼續提問。2024-10-18 15:37:22

    【總臺央視記者】謝謝主持人,總臺央視記者提問。林下參是我國東北地區最具特色的森林食物。請問作為主產區,吉林如何發揮優勢和潛力促進林下參產業發展的?2024-10-18 15:37:44

    【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 李東友】感謝記者朋友對吉林省林下參產業發展的關注。吉林省森林資源豐富,長白山林區作為我國三大“中藥材基因庫”之一,孕育了千年人參、百草之王。吉林省林下參種植有450多年歷史,林下參就是人工播種后自然生長在深山密林中的人參。根據國家《藥典》和相關標準的定義,播種后自然生長于深山密林達到15年以上的人參稱“野山參”,是最接近野生人參功效的人參。人參富含皂苷、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種活性物質,我國現存最早的秦漢中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中記載:“人參味甘,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久服,輕身延年”。2024-10-18 15:40:33

    【李東友】吉林省委、省政府把高質量發展人參產業作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吉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積極倡導各類經營主體充分利用宜參林地,采用仿野生栽培模式種植林下參。目前,吉林省林下參種植總面積已達到116.5萬畝,年產量781.8噸,產值接近100億元。吉林省圍繞打造千億級人參產業,已經開發出5大系列、1000多種產品,培育出了全國知名的“長白山人參”區域品牌。我們通過大力開展森林科學經營,在提升森林質量的同時,為林下參種植創造充足空間和良好條件,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和諧統一。例如,對于適宜林下參生長的15-20年生人工落葉松商品林,通過采取科學的經營撫育措施,使其郁閉度保持在0.6-0.8的合理區間,既有利于林木快速成材,也形成了滿足林下參種植的產業發展空間。2024-10-18 15:43:26

    【李東友】目前,吉林省正圍繞林下宜參林地管理、優良種子培育、人參產品研發、質量品牌打造、人參文化宣傳等環節,把長白山林下參產業打造成強林富民的優勢產業,真正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把歷經千年的百草之王“金字招牌”越擦越亮,造福人類健康。謝謝。2024-10-18 15:44:36

    【王振】謝謝李局長,請繼續提問。2024-10-18 15:44:42

    【工人日報記者】謝謝主持人,工人日報記者提問。近年來,廣西立足資源稟賦和特色區位優勢,大力推進林業產業發展,取得長足進展。請介紹一下廣西發展林下經濟的經驗做法?2024-10-18 15:44:55

    【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 黃政康】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廣西是南方重要集體林區、重要生態屏障,林下空間充裕、資源豐富、生態良好,非常適合發展林下經濟。近年來,我們依托建設現代林業產業示范區,進一步“擴規模、優品種,調結構、補鏈條,強龍頭、拓市場”,全面提升“林下種、林中養、林上采、林間游”立體復合經營效益,截至2023年底,全區林下經濟產值超過1300億元,惠及林農近1200萬人,林下經濟成為邊疆山區少數民族發展產業、振興鄉村的綠色引擎。2024-10-18 15:46:57

    【黃政康】一是強化政策保障。我們先后出臺《廣西萬億林業產業三年行動方案》《關于推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從強化項目帶動、科技引領、用地保障、金融支持等方面著手,聚力推動“種養加”“林文旅”一體融合、“林工貿”“產供銷”一體發展。其中廣西國有七坡林場與藥企、醫院共同打造“產供銷”一體化的雞血藤種植示范基地、“定制藥園”,發展面積已超過4000畝;岑溪市打造林下養殖古典雞全產業鏈,年收入超3億元。 2024-10-18 15:47:57

    【黃政康】二是強化示范帶動。2016年以來,自治區財政累計投入資金3.58億元,以“公司(國有林場、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實施林下經濟示范項目572個。其中金秀瑤族自治縣林下種植黃花倒水蓮、草珊瑚、雞血藤等中藥材19萬畝,帶動農戶超2萬人,年人均增收超4000元;田林縣種植八渡筍超24萬畝,年產量超12萬噸,帶動農戶近1.2萬戶,年人均增收超過3300元;自治區直屬國有林場成立林下經濟綠色產業聯盟,引進大型藥企共同打造林下中藥材“產供銷”一體化基地。通過串點成線、連線成面,全區連片200畝以上的林下種植基地800多個,產值500萬元以上的林下養殖基地195個;與林下經濟相關的自治區現代產業示范園區15個,涉及林下種植的自治區“定制藥園”20個。2024-10-18 15:49:49

    【黃政康】三是強化品牌打造。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中醫藥局等八部門聯合發布“桂十味”道地藥材及區域特色藥材品種,林下種植廣西莪術、雞血藤等中藥材備受關注。發布防城金花茶地理標志產品、中藥材百部林下種植技術規程等一批地方標準,興安縣“毛竹種植靈芝”技術獲得國家專利。全區林下經濟知名品牌達到192個,“高峰靈芝”“浦北紅椎菌”“防城金花茶”“環江菜牛”“派陽山八角香雞”等產品在世界林木業大會、國際農業博覽會等展示展銷活動中備受青睞。2024-10-18 15:51:03

    【黃政康】四是強化金融支持。建立落實“政銀擔企”合作機制,采取“建檔立卡”“直接授信擔保”“林權抵押+農業擔保”等模式,幫助經營主體解決融資難題。累計向金融機構推薦林下經濟小微企業超過3000家,向符合擔保條件的企業授信擔保放款超過1.5億元。2024-10-18 15:51:41

    【黃政康】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聚力打造林下種養區域特色產業集群,加快構建產地優美、產品綠色、產業融合、產出高效的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格局,持續拓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扎實推動林農增產增收、林業增能增效、林區增綠增美。謝謝。2024-10-18 15:52:16

    【王振】謝謝黃局長,請繼續提問。2024-10-18 15:52:36

    【新華網記者】謝謝主持人,新華網記者提問。新疆棗產業具有顯著的區域特色和市場競爭力,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特色產業。請問新疆如何推動棗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有哪些支持政策?2024-10-18 15:52:5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總經濟師 蔡立新】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紅棗起源于中國,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種植歷史。新疆紅棗品質優良,深受群眾喜愛,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首位。長期以來,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林果業特別是紅棗產業的發展,提出“干果控面提質,鮮果優化增量,延鏈補鏈提效益”的工作思路。目前新疆林果總面積達2100萬畝,總產量1400萬噸,其中紅棗是林果產業鏈建設的12個主栽樹種之一,種植面積431.8萬畝(兵團122.5萬畝,地方309.3萬畝)、產量321.5萬噸(兵團194.3萬噸,地方127.2萬噸)。近年來,我們圍繞標準化生產、市場化營銷、產加銷一體化發展,積極打造紅棗全產業鏈,努力穩定紅棗市場價格,切實增加農民收入。2024-10-18 15:54:56

    【蔡立新】一、大力推進基地標準化生產。新疆水土光熱資源豐富,通過狠抓疏密改造、品種統一、增施有機肥、機械應用等技術措施,著力提升標準化生產水平。今年以來,創建了16個紅棗示范園及若羌縣紅棗示范區,累計完成疏密改造156萬畝,畝均產量可達600-800公斤,畝均收入3000元以上, 帶動約180萬棗農增收。2024-10-18 15:55:49 

    【蔡立新】二、切實提升科技支撐能力。支持鼓勵紅棗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團隊、紅棗產業研究院等科研平臺,依托紅棗鏈主、骨干和重點企業,開展新品種培育、新產品研發、專用機械研制等工作。目前已研發推廣“蟠棗”“秋蜜”等新品種;研發解郁安神藥膳、棗泥山藥糕兩種藥膳食品和紅棗環磷酸腺苷等營養物質提取;完成紅棗抹芽機樣機制作;紅棗蛋白酶產物利用和抗衰老機理研究等方面獲得2項專利。2024-10-18 15:56:41

    【蔡立新】三、不斷完善政策保障,積極開拓市場。首先充分發揮援疆機制作用。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建設銷售分倉60個,積極組織疆內優質紅棗企業參加義烏森博會、亞歐博覽會等各類專業性展銷會、博覽會。其次加大紅棗品牌建設。培育紅棗企業200余家,企業產品品牌100余個。麥蓋提灰棗、且末紅棗、民豐大棗、和田御棗等9個區域的紅棗獲得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第三探索完善金融政策服務措施。將南疆紅棗納入特色農產品政策性保險范圍。同時,與鄭州商品交易所合作,將新疆灰棗納入期貨交易品類。2019年以來,在新疆建設紅棗期貨交割庫10個(全國紅棗交割庫13個),2023年度交割量達7萬噸,占全國紅棗期貨交割量的70%以上。麥蓋提縣與鄭州商品交易所、中泰期貨有限公司合作,推進“期貨+保險”新型農業保險政策,降低市場價格波動給棗農帶來的風險,穩定棗農種植的收益。謝謝。2024-10-18 15:58:46

    【王振】請繼續提問。2024-10-18 15:58:50

    【中國網記者】謝謝主持人,中國網記者提問。江西省是油茶核心發展區,油茶種植歷史悠久、市場體系完備。請問江西省如何推動油茶產業發展,有哪些典型經驗做法?2024-10-18 15:58:59

    【江西省林業局副局長 楊皓】謝謝記者的提問。江西是全國油茶主要產區。近年來,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樹立大食物觀”“大力發展好油茶產業”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建設現代林業產業示范省為引領,全力推進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截至2023年,全省油茶資源規模、產量、產值均居全國前列。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2024-10-18 16:00:04

    【楊皓】一是在油茶發展上用好政策、補助、項目“三加持”。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動實施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創新推出時間長、利率低、額度大的“油茶貸”,積極統籌國家儲備林、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鄉村振興等項目資金86億元支持油茶產業發展。大幅提高油茶種植補助標準,對新造、改造油茶分別給予1000元/畝、400元/畝的補助,有的油茶重點縣補助標準達到2000元/畝。規劃建設油茶產業園、油茶果倉儲交易中心、油茶服務中心、高產油茶示范基地等重點項目670個。2024-10-18 16:01:27

    【楊皓】二是在種植質效上彈好良種、技術、模式“三部曲”。新建良種采穗圃18處,培育良種育苗基地83家,年供良種1.1億株,確保全省油茶良種使用率達100%。制定出臺《江西省油茶資源高質量培育建設指南》,全面應用“大穴、大苗、大肥”技術,加快了良種良法良技的示范推廣,一大批基地畝產穩定在2000斤以上。大力推行“五統一分”和“企業+合作社+基地”經營模式,促進油茶適度規模經營,比如宜春市就有油茶專業合作社360家,帶動農戶參與就業20余萬人,年人均增收5000元。2023年,全省油茶林面積達1650萬畝,高產油茶林面積突破800萬畝。2024-10-18 16:02:56

    【楊皓】三是在壯大產業上走好精準招商、選商布局、融合發展“三步棋”。以工業化理念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大力開展招商選商活動,建好項目庫向外推介,緊緊圍繞產業鏈、供應鏈選商,先后吸引相關頭部企業投資油茶產業,成功簽約油茶項目11個,實際進資15.6億元,比如高安睿嘉、鄱陽贛星、永豐黃記、萬安祥霖等相繼落戶江西。設立油茶科研專項,支持企業與科研院所加強產學研合作,開發出茶油口服液、護膚品、茶皂素等油茶精深加工產品。2023年,全省共有年銷售額億元以上的油茶企業7家,油茶產業總產值突破560億元。2024-10-18 16:04:22

    【楊皓】四是在品牌創建上打好塑造、宣傳、營銷“三張牌”。成立江西山茶油發展中心,制定發布《江西山茶油》團體標準,全力打造“江西山茶油”區域公用品牌。充分發揮央視、學習強國、阿里、京東、飛機、高鐵等平臺作用,持續開展江西山茶油品牌線上線下宣傳營銷。在天貓、京東開設江西山茶油旗艦店,推動江西山茶油陸續進駐華潤、盒馬鮮生等高端商超。今年1—9月,全省山茶油產品主流電商銷售額達1.72億元,同比增長7.6%。2024-10-18 16:05:33

    【楊皓】下一步,我省將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建設為契機,全力打好山茶油產業鏈與供應鏈的組合拳,讓江西山茶油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最美底色,成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謝謝。2024-10-18 16:06:08

    【王振】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2024-10-18 16:06:25


無障礙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