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久久ww精品w免费人成无码,一级毛片在线观看视频,国产精品久久久一本精品重冂色情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林草新聞 > 自然保護地 > 自然遺產

梵凈山“冷杉之路”

2024-08-2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體:  打印本頁

分享到:

2018年7月2日,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將中國貴州省梵凈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拌髢羯健背蔀橹袊?3處世界遺產和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

對于瀕危物種梵凈山冷杉的科研保護,始終在高山和叢林中持續展開。

怎樣體驗梵凈山的“獨立”和“過渡”?

最好選在雨后初霽的傍晚,慢慢飛向西南方的云貴高原。通透的夕陽照耀下,能體驗壯美的景象。

斜陽從右側舷窗渲染機艙的時刻,機翼下的水田、湖泊與河流,也在一閃一閃地交織映襯著陽光,將平原、阡陌和村鎮一并籠罩在金色的景色中。掠過湘西時則氛圍大變。蜿蜒的河流向西溯源,開始進入連綿、濃綠、大朵白云漂懸的山地。這里是丘陵與高原“階梯”的斜坡地帶。武陵山脈向東北方延亙,覆展到了貴州、湖南、重慶、湖北4個省市。

我一直想從空中、至少要遠遠地開始接近世界遺產意義下的梵凈山。它也是武陵山脈的主峰。2016年向世界遺產委員會遞交的申遺文件中,開篇就描述它“在衛星影像上易被辨識”,“是矗立于周圍植被稀疏的喀斯特‘海洋’包圍圈中的一個繁茂綠島,一個自然功能顯著的陸地島嶼生物地理環境”。這片土地,比周邊都古老、獨特。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進行評估時,認為梵凈山展現、保存了中亞熱帶孤島山岳生態系統和顯著的生物多樣性。但其實,申遺團隊還詳細描述了梵凈山在世界遺產突出普遍價值(OUV)第(vii)(ix)項——自然美和生態系統——上的重要性?,F在的“梵凈山”遺產地面積達到402.75平方千米,緩沖區面積達372.39平方千米。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銅仁市梵凈山保護條例》劃定的保護范圍,比原有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更寬更大:“包括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與其相鄰的印江洋溪省級自然保護區、梵凈山—太平河省級風景名勝區、印江木黃省級風景名勝區部分區域及其他區域?!边@事實上也將生態環境中的地質和地貌特征一并納入在保護背景之中。

“獨立”之外,梵凈山還位于一個“過渡”的地理方位上?!疤厥獾牡刭|地貌以及獨特的氣候條件,使得梵凈山成為許多特有植物分化發育的重要場所?!鄙赀z專家們這樣描述說:“梵凈山不僅是眾多植物的分布邊界點,還是東亞成分東西遷移和擴散的廊道和橋梁?!薄蔼毩ⅰ薄斑^渡”意味著悠久、區別和豐富——現在去旅游的人們多奔向梵凈山主峰,去看蘑菇石、登金頂。其實地質年齡超過10億年的梵凈山是貴州高原最早成陸的巨大山體。在江口、松桃、印江甚至延伸至方圓數百平方公里的區域,可以感受和比對不同類型的生境:豐富的層林、灌叢、裸巖、洞穴甚至濕地,都是體驗世界遺產自然美、地質地貌演化、生物多樣的綜合體驗地。

所以,我們盡可以將梵凈山理解為一個生態系統的樞紐,它更像位于十字路口中央、保護過往行人的那座“安全島”。

這帶來一個涉及遺產傳播、遺產教育、遺產旅游等領域共同的話題:對于價值闡釋,怎樣的方式和體系才是全面、有效的?那對于體驗者或者研學者,來一趟梵凈山,要在周邊停留多久才“夠了”?

在申遺成功6周年之際,我在2024年的7月到達梵凈山。梵凈山位于貴州省銅仁市境內。銅仁緊鄰重慶、湖南。當地為機場起的名字“銅仁鳳凰機場”就跨了黔、湘兩省。如果從湖南的鳳凰古城向西,很快就可進入貴州的銅仁市區。我先去看了當地歷史悠久的朱砂礦工業遺產,記住了周邊植被、地貌;鉆進歷史悠久的礦洞中,了解與礦藏關聯的地質構造。再繼續向西,就可以抵達江口:河水愈加清澈,周邊也一下子清涼。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地的梵凈山,其獨特的地理特征就呈現出來。

如果將眼光再放寬、放遠一些,以梵凈山為中心,可以環顧、串聯起周邊多個世界自然遺產,比如“中國南方喀斯特”中的貴州荔波、貴州施秉、重慶武隆、重慶金佛山,“中國丹霞”中的貴州赤水、湖南崀山還有“湖北神農架”和湖南“武陵源”等。我到訪過中國西南許多文化和自然遺產地。如果排列出一個“路書”,其實是可以排出一個體驗順序,說明應該先去看哪個、最后看哪里。我有意識地將“梵凈山”留到了偏后的位置。隨后的采訪過程,也證明了這個選擇是正確、機靈的——我更準確地理解了“十字路口”和“安全島”,近距離地感受到極端天氣帶來的氣候變化潛在影響,貼近觀察了當代人們的綠色智慧和貢獻,也收獲了感動和友情。

最新確認了“1km2”的梵凈山冷杉家園

作為第三紀的孑遺植物,梵凈山冷杉僅分布于海拔2100至2350米的梵凈山山頂北坡陰濕處。與黔金絲猴一起,梵凈山冷杉是體現遺產地生物多樣性的代表性物種和生態保護中的“旗艦種”。

早在20世紀50年代,梵凈山即被劃定為天然森林禁伐區并于1978年成為貴州省第一個自然保護區;1986年,梵凈山加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為中國第四個國際生物圈保護區。

1981年,貴州對可能適宜冷杉生存的地帶展開調查,期望解決貴州有無冷杉分布這個“問號”。一支科考隊進入梵凈山,最終在爛茶頂、白云寺、鋸齒山一帶發現了冷杉而且還是新種。20世紀80年代,是我國冷杉科考研究令人興奮的高光時刻,科學工作者陸續找到了梵凈山冷杉在內的4種亞熱帶珍稀瀕危冷杉,否定了亞熱帶低、中山無冷杉的觀點,這被視為植物地理學上的重大發現。梵凈山冷杉也成為迄今最晚發現的冷杉屬物種。

但是這4種冷杉的野外生存狀況都不容樂觀——否則可能早就被發現了。梵凈山冷杉雖然存有難得一見的小面積冷杉林,但由于結實植株和幼苗數量少,幼苗生長極其緩慢,樹苗、小樹到中樹生長過程中死亡率高,從而導致天然更新能力低。現在,梵凈山冷杉是國家I級保護植物,是我國被列入瀕危、極危的4種冷杉植物之一。

從2012年開始,《全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程規劃(2011—2015年)》開始實施,對劃分為“極小種群”的野生植物嘗試就地、近地、遷地保護以及回歸種群重建。2021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十四五”林業草原保護發展規劃綱要》。其中要求開展50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搶救性保護——在15種極危物種中,出現了百山祖冷杉和元寶山冷杉;在16種瀕危物種中,列出了資源冷杉和梵凈山冷杉。

也就是在此期間,“梵凈山”于201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保護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好生態環境,成為衡量梵凈山世界遺產地的一項重要標尺。包含冷杉保護在內的科研、監測工作就變得更為繁忙和具體。

“自1981年開始,我們一直圍繞著梵凈山冷杉數量、分布區域、棲息地環境、威脅因素、繁育等開展監測和研究。”李海波是貴州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教育管理科科長,專業領域是森林生態學?!艾F在,我們基本摸清了梵凈山冷杉的數量和分布等本底數據?!彼f。

梵凈山冷杉對生境尤其是氣候條件要求極高,對各類干擾影響的反饋顯著,容易被陽性樹種與落葉樹種——比如高山杜鵑、槭樹、花楸入侵或取代,專業術語稱之為“生態幅狹窄”。冷杉不怕冷,分布在北向為主的陰坡、半陰坡,分布地年平均氣溫約7.1℃,年相對濕度則可達80.75%。在那云霧繚繞、地勢陡峭的山頂,梵凈山冷杉資源分布范圍究竟有多大?2022年10月至11月,保護區管理局組織了16人的科考隊,駐進爛茶頂,持續調查了31天,對周邊6平方千米區域的冷杉逐棵調查。調查范圍內所有地徑大于1厘米的冷杉,都被定位了坐標,記錄樹高、胸徑并掛牌錄入地理信息系統。

“我們的隊員是一棵棵數過去的?!崩詈2ㄟ@樣描述野外科考的現場。

“那冷杉到底分布有多大?”我馬上就抓住了這個話題。

“很小,范圍只有約1平方千米?!?/p>

我想立刻就動身,和科考人員去爛茶頂,看看這“1km2”。

通向爛茶頂的“冷杉之路”

前往“1km2”冷杉家園的那條羊腸小道已人跡稀少。夏季瘋長的苔蘚、箭竹、龍膽、繡球、百合和貴州鳳仙花很快就遮擋了科考者的足跡。我實時記錄的沿途海拔高度,多在2100米至2300米。要了解梵凈山、描寫冷杉、感受一代代人的努力與不容易,我覺得這是最恰當的途徑。

在我抵達前,持續多年的梵凈山冷杉人工擴繁研究剛有了新進展。2023年末,貴州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貴州省林科院終于突破了種子繁育瓶頸,育出梵凈山冷杉幼苗。2024年7月5日至9日,人們精選出120株幼苗,從貴陽裝車,運抵梵凈山下,隨后再爬到爛茶頂,栽種在“1km2”及周邊設立的7個野外回歸固定監測樣地上。在野外進行的梵凈山冷杉幼苗回歸種植試驗,這是第一次。

這個過程起起伏伏。人們先后探索了組培、扦插、種子繁育等方式。組培試驗由于外植體感染病菌而未獲成功。以當年生枝條為插穗,科研團隊又先后進行了6次扦插實驗,最終成功繁育10株,證明了梵凈山冷杉具備扦插生根的能力——科技工作者還從中判定:溫度是影響其生根的關鍵性限制因子。

種子繁育過程則更費時。長期的野外監測調查,先要提供出適宜梵凈山冷杉生長的土壤、氣候數據;然后再選定提取哪棵樹的果實,還要不斷跟進球果發育過程并在確保種子成熟但又尚未掉落之際進行摘取。此次培育出幼苗的冷杉種子,就是在2023年10月專程收獲的。

日常監測、種子采摘、幼苗回歸、多項科考工作同時展開……都要沿著平均海拔2200米的老金頂山脊行進。隊伍中可不全是年輕人,往返總得超過7個小時,而且只有這一條路。

2024年的臺風“格美”,登陸后向西拐了個大彎,為湖南帶來了強降雨,又被阻滯在梵凈山一線。雨霧和茂林遮擋了視線,但清澈的泉溪形成奔瀉的湍流,放射狀地在墨綠色的垂直自然帶譜地貌中化作極易辨識的白色絲線,直觀勾勒了梵凈山宏大且突出的穹隆形象。來自貴州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李鶴和楊政奎,帶著我在雨中出發。楊政奎就生長在山腳下,走在最前面,帶著常備的鐮刀開路防身。他們經歷了多次梵凈山冷杉科考和種子采摘、幼苗回歸的過程,有著豐富的經驗。

路上比想象中要難走。楊政奎砍下一截樹枝,為我做了臨時拄杖。它隨后幫了大忙,與陡坡路邊隨時可伸手抓牢的竹條一樣,是可信賴的路友伙伴。

“它叫啥?”我好奇枝條筆直還強韌。

“這是巴東莢蒾”。

“好像很結實的樣子?!?/p>

“海拔高的,都結實。”楊政奎一句話就說清楚了高山植物的生長特點。

我能進山,經過了保護管理部門的慎重判斷。他們擔心崎嶇險峻和“這個時候特別多”的蛇蟲。結果到了當天,發現最大的現實困難其實是陡峭疊加濕滑。這里坡度可達50度至60度。一路上,雙腳很難站在同樣的高度和平面——這么說吧,我往前每跨一步,都可能“呲溜”或者“撲通”就沒影兒了。這時候,很容易就理解了“淋溶”作用造成的山體流失。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獨特小生境。我們一路遇到了鳳仙花、黃花油點草、野生獼猴桃,還有梵凈山點地梅、梵凈山鎧蘭、梵凈山景天以及過了花季的梵凈山報春。我們在杜鵑林和櫻花林中穿行;停下等候的時候,楊政奎還摘來可以吃的漿果,又香又甜。只要側耳聆聽,周邊就同時有泉水的叮咚、溪流的潺涓和瀑布的轟鳴。在摸爬了3個小時后,楊政奎和李鶴不讓我再往前走了。距離爛茶頂還有3/5的路呢!他們擔心難以在夜幕降臨前返回到有人煙的區域。我爽快地附議。這段經歷已經足矣!細節至今還能在眼前大段地呈現。我盡可能地去貼近申遺文本描述的梵凈山冷杉群落生境:氣溫低,濕度大,小地形多為接近山脊線的陡峻山坡而土壤淺??;留意了特有的水平巖層和裂隙。我們在路邊就能遇到豪豬拱竹筍留下的大坑,只是遺憾沒見黔金絲猴出沒,也沒有近距離看見毒蛇。楊政奎說雨下得太猛,除了山螞蟥,綠色的翠青蛇、褐色的五步蛇都懶得出來。梵凈山還存有全球亞熱帶地區連續分布面積最大的水青岡林,展現了植物由亞熱帶向溫帶的演化。但這樣的位置已難尋水青岡。梵凈山獨特的“垂直自然帶譜”很有畫面感!但最重要的收獲,是“看見”這條小道真實記錄著中國科技工作者保護地球、生態和物種的過程,描繪了人對大自然的探索和智慧,進而有了分享的沖動。

還沒回到山腳,我在心中已將通向爛茶頂的這條小道,稱為“冷杉之路”。對它和路上的行者,我充滿敬意。

“復制”一條“冷杉之路”串聯資源和景觀

太平河自北向南,容納了梵凈山東麓的諸多山間溪流;串起村鎮、濕地,穿越江口縣城,最終流向洞庭,匯入了長江。

李鶴帶著我跨過了大多數東麓支流:馬槽河、黑灣河、盤溪河在大雨到來時水勢迅猛,但進入太平河時,都涇渭分明地保持清澈。

水是生物多樣性的基礎,我覺得“水”還可以作為遺產傳播的“指示性、旗艦型物種”,成為一項新的梵凈山體驗資源。

“冷杉之路”經過了一道又一道高山山泉?!霸谀膬汉壬弦豢谀艽龛髢羯降乃??”我站在李鶴身邊,用樹杖劃過眼前的大山和茂林。辭別梵凈山前,他帶我來到盤溪河邊。再往上游幾乎不見人煙。捧起水喝一口,真就有了和叢林、林下的生靈融為一體的愿望。如果讓我登一天山,看兩天生物多樣性,那我愿意再用一周的時間來欣賞、品味“梵凈山之水”。梵凈山周邊非常適合長時間的休憩或美學研學旅行。深林、動物之外,水、山、巖石、變幻的四季,再加上優質的環山公路和民居,這些資源和景觀正在形成全新的“梵凈山文態空間”——通向爛茶頂的道路并不向游人開放,但“復制”一條條闡釋價值、體現當代認知、讓人心生尊敬的新“冷杉之路”,意義卻很深遠:在追求“抵達”“去過”“征服”之上,在世界遺產的框架下,我們還能在這條路上,熟習“人與生物圈”,持續分享靈動、堅韌與進步。

……

結束這段采訪回到北京后,我再次向李海波詢問新進展。

“你又去看了?”我還沉浸在未能抵達“1km2”的不甘中。

“嗯,周六剛上去看了一遍,我和楊政奎一起去的。”

情況怎樣?這是大家都很關注的話題。

“除了2株被沖走了,其他全部存活!”

邁出的第一步令人欣慰:120株梵凈山冷杉幼苗,只在一個溝谷滑坡區域的樣方內,有2株苗被沖走,其他栽苗均存活。高興的同時,技術人員又對7個樣方作了監測。

“經測量,幼苗高度略有增加,葉片數有20%左右的增加,樹苗地徑均有增加?!?/p>

“高度略有增加——那高了多少?”

“與栽下的時候比對,樹苗大約平均都長了0.5厘米,有些長得快的,達到了1厘米?!?/p>

“那豈不是長得飛快——冷杉不應長得慢?”我有了疑問。

“不算快。去年12月種子才萌發,算下來一年平均也就長6厘米;而且野外與室內培育環境不同,在不同的階段,生長速度也會有差別?!?/p>

隊員們在現場又施加了一些緩釋肥?!皬膮^域來看,冷杉原生地的幼苗比對比區域的陽坡長勢好一些?!崩詈2ㄏ蛭颐枋鏊挠^測。

“期待下次去,能看到更好的長勢?!彼莱鲭娫拑啥斯餐钠谕?齊欣)

【糾錯】
無障礙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