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久久ww精品w免费人成无码,一级毛片在线观看视频,国产精品久久久一本精品重冂色情

當前位置:首頁 > 林草科普 > 自然教育

自然課堂進校園 生態文明入童心

2025-04-28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分享到:

4月15日至17日,廣西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科普進校園活動,先后走進興安縣華江瑤族鄉中心小學、興安縣第一小學、桂林市城北小學,把自然課堂搬進校園。活動通過知識講座、互動游戲、攝影展覽等形式,向青少年普及生態保護知識,吸引了近1000名師生參與,傳遞了生態文明理念,為校園注入綠色活力。

華江瑤族鄉中心小學學生積極參與活動 胡桂芳攝

科普活動點燃科學探索熱情

廣西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華南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擁有豐富的鳥類資源,有記錄鳥類268種,隸屬于16目51科,是候鳥遷徙路線的重要節點。為拉近青少年與自然的距離,活動精心設計了四大趣味環節。在“鳥類生態鏈認識”游戲中,學生們通過匹配鳥種、食物與棲息地,理解生物多樣性的微妙平衡;“別砸錯鳥!”游戲則以詼諧的方式區分家禽與野生鳥類,強化保護意識;35種珍稀鳥類的攝影展配合“知識大搜查”任務卡,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自然奧秘。

“原來金額雀鹛是第一個由中國鳥類學家命名的鳥種!在貓兒山就能看到!”興安縣第一小學學生興奮地展示任務卡答案。活動現場充滿歡聲笑語,學生們在游戲中收獲獎品,更收獲了生態保護知識。

專家講座深化生態認知

活動特邀自然教育講師張汾開展科普講座。張汾通過圖文并茂的講解,介紹了保護區內的金額雀鹛、金胸雀鹛、金色鴉雀等“明星鳥種”及其棲息地保護成果,并揭秘鳥類作為“環境監測師”的生態價值。

“鳥類翅膀的形狀如何適應不同飛行需求?”“為什么貓兒山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講座中的互動問答環節點燃了學生的好奇心,踴躍發言展現出孩子們對自然科學的濃厚興趣。

廣西師范大學黨員志愿者說:“孩子們對鳥類知識的渴望讓我們印象深刻。通過自然科普教育,我們希望在他們心中種下敬畏自然、守護生命的種子。”

校地合作共建長效保護機制

本次活動不僅是自然科普教育的創新實踐,更是校地合作模式的深化探索。貓兒山保護區管理處主任唐忠香表示,校園是生態文明的傳播樞紐,未來我們將與更多學校建立長期合作,推動自然科普常態化。

活動還通過“小手拉大手”形式,鼓勵學生將生態保護理念帶回家,形成家庭和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興安縣第一小學校長陳艷梅表示,這樣的活動彌補了自然科普教育的短板,孩子們在快樂中樹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守護家園 貓兒山保護區在行動

作為廣西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標桿,貓兒山保護區自啟動候鳥遷徙廊道保護工程項目以來,開展了一系列候鳥保護工作,本次活動為項目中公眾教育與宣傳的內容之一,將持續推動科研、保護與公眾教育的融合。活動通過多元化形式,不僅提升了貓兒山保護區的社會影響力,更培養了新一代生態守護者。活動尾聲,學生們在課堂上齊聲承諾:不打擾、不傷害,爭做鳥類好朋友!

未來,貓兒山保護區將繼續聯合企業、高校和社會力量,拓展科普覆蓋面,讓生態保護之風吹遍八桂大地,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黎斯琴)


【糾錯】
無障礙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