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久久ww精品w免费人成无码,一级毛片在线观看视频,国产精品久久久一本精品重冂色情

當前位置:首頁 > 林草科普 > 自然教育

綠水青山間的自然大課堂

2025-04-10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分享到:

巍巍神農架,華中第一峰。在這片保存完好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中,神農架國家公園候選區以“物種基因庫”的獨特稟賦,打造出獨具特色的自然教育高地。

立體科普體系構筑生態教育矩陣

走進神農架官門山自然展覽館,4D弧幕影院正播放著金絲猴種群演化的相關視頻;大九湖濕地館的數字沙盤前,游客通過手勢操作就能直觀了解濕地生態系統的運行機理。2024年,神農架國家公園候選區投入1900萬元實施科普場館提質工程,建成生物多樣性數字博物館,21塊交互式觸摸屏將7400余種動植物信息轉化為可觸可感的數字圖譜。

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副書記戴光明介紹,園區構建的“天地空”立體科普網絡,整合六大景區、七大展館、117萬平方米科普展示區,形成室內外聯動的教育空間。特別在木魚坪新建的生態文明建設館,通過聲光電技術還原森林碳匯過程,讓參觀者身臨其境感受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價值轉化。

創新實踐培育生態文明新生代

2024年9月,第五屆“神農架杯”觀鳥賽吸引了全國23個省份的65支隊伍參賽。參賽者在金猴嶺記錄到褐頭鶇新鳥種,將神農架鳥類名錄刷新至470種。這場觀鳥盛會折射著神農架自然教育創新的多維探索。

神農架開展的自然教育活動

“我們打破傳統課堂邊界,打造沉浸式學習場景。”神農架國家公園科學研究院院長楊敬元說,神農架2024年開展了52場“四進”科普活動,把課堂搬到林間溪畔:在武漢外國語學校,紅外相機監測技術培訓讓學生掌握野生動物調查方法;廣州執信中學的“云課堂”里,千里之外的學子通過5G直播觀察金絲猴社群行為。這種“理論+實踐+數字化”的教學組合,將科普活動帶進30萬青少年的校園生活。

國際合作譜寫生態保護協奏曲

2024年5月,“一帶一路”生態保障人類命運共同體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全球生態安全評估報告》將神農架生物廊道建設經驗納入國際標準體系。這背后是深度國際合作的交響:與德國靈長類研究中心共建金絲猴保護實驗室;同世界自然基金會開展旗艦物種監測;接待67名國際實習生參與野外科研。

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國際國內合作辦公室負責人向紅榮表示,生態保護需要全球智慧。通過建立姊妹公園聯盟、參與全球生物圈保護區網絡,神農架已與24個國家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

科技賦能打造智慧科普新高地

在大龍潭金絲猴科普館,新安裝的動物行為模擬系統正實時解析猴群通訊信號。2024年完成的展館升級工程,將AR技術與實體標本結合,游客掃描二維碼即可獲取物種的3D模型和生態數據。這種“硬科技+軟科普”的模式,使科普傳播效率提升40%。

新媒體矩陣建設同樣成效顯著:《深山尋猴記》系列點擊破百萬,慢直播“云端巡護”吸引500萬網友在線守護綠水青山。線上線下融合的傳播體系,讓生態保護理念飛入尋常百姓家。

社區共治繪就綠色發展同心圓

“科普教育不僅要引進來,更要走出去。”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社區事務工作科科長梅擁軍介紹,年內開展的100余場社區培訓,讓周邊居民變身“生態導賞員”。下谷鄉土家族村民覃大姐經過系統培訓,現已能熟練講解當地特有植物珙桐的保育知識。這種“科研機構+原住民”的協作模式,既提升了社區參與度,又推動了生態旅游。

站在新起點,神農架正以建設“世界一流生態博物館”為目標,持續完善政府主導、科技支撐、公眾參與、國際合作的自然教育體系。當更多人在這里讀懂生命密碼、感悟生態智慧,生態文明建設的種子也悄然在神州大地生根發芽。(杜華 王品)


【糾錯】
無障礙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