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知道,網友們想要“砍樹”的說法,只是抒發自己抓狂情緒的氣話。
砍樹看似簡單,實則后患無窮。
首先,圓柏是生物鏈中的重要一環。砍掉圓柏,許多依賴圓柏生存的生物將失去棲息地和食物來源。而且,要找到一種既能適應北京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又能在空氣凈化、景觀美化、文化承載等方面發揮同等作用的樹種,并非易事。大規模更換樹種,不僅需要投入巨額資金,還會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實施難度極大。此外,除圓柏外,榆樹、楊樹、松樹等許多常見樹種也是過敏原,單純砍掉圓柏,并不能完全解決花粉過敏問題。
針對花粉過敏,目前社會上各方面都在努力想辦法解決。比如北京市園林局在 2021 年就更改了《主要林木目錄》,將圓柏、側柏等易過敏樹種替換為白鵑梅屬,同時種植圓柏時也停止新增雄性圓柏種植,并轉向培育低花粉或無花粉的品種,也通過扦插技術篩選以減少花粉源。
在一些圓柏等風媒花植物較多的公園,園林部門會在花粉高峰期對這些樹木進行高壓噴水,一般為 3 月中旬至 4 月中旬白天 2~3 次、夜間 1 次高壓噴水,促進花粉沉降,并配合人工清掃地面花粉,減少花粉的飛散。
治理花粉,不是簡單“砍或留”的問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需要我們相互適應、包容。下次當你看到漫天飛舞的花粉時,不妨換個角度想想:這些讓我們打噴嚏的樹木,也在默默守護著這座城市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