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省吉安市以中央財政油茶產業發展示范獎補項目為重要抓手,全力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使其成為當地重要的生態富民產業。
目前,全市油茶林面積達285萬畝,實現農村人口人均1畝油茶林。其中,高產油茶面積超過100萬畝,油茶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的縣(市)有11個,超過50萬畝的有2個縣,全市還有7個全國油茶生產重點縣,數量位居全省第一。2024年,全市油茶籽產量12.2萬噸,茶油產量2.95萬噸,油茶資源規模和茶油產量均位居全省第二。
吉安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氣候優勢,極其適宜油茶生長,擁有長達2300多年的油茶栽培歷史,是江西省油茶主產區之一。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吉安市油茶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基礎日益夯實,富民效益逐步顯現。
吉安市的油茶產業基礎也在不斷夯實。全市現有油茶加工企業16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8家,茶油加工作坊636個。產品種類豐富,涵蓋食用茶油、茶粕、茶皂素以及利用茶油、茶皂素生產的功能性茶油產品、化妝品、洗滌用品、生物顆粒等。同時,擁有省級良種采穗圃3個,省級油茶良種育苗單位6家,主要培育“長林”系良種壯苗。2024年,“井岡茶油”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以“井岡茶油”公用品牌為引領,“綠海茶油”“皇脂茶油”“吉源茶油”“天之沐”等企業知名品牌為補充的吉安茶油品牌體系正在逐步形成。全市油茶產業總產值突破137.06億元,位居全省前列。
吉安市堅持高標準引領,制定出臺了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油茶獎補項目工作專班,建立了“三個一”工作模式,即一名領導,分管領導總指導、總協調、總督促;一個機制,把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納入林長制考核;一抓到底,建立市縣鄉三級領導組織架構,持續優化推進機制,提高工作效能。2023年7月,吉安市在全國競爭性評審中脫穎而出,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成功爭取到中央財政油茶產業發展示范獎補項目,獲得中央財政資金5億元,省級給予配套資金7000萬元。
吉安市持續做好融合文章,以工業化思維抓林業產業化建設,高標準實施中央財政油茶產業示范獎補項目,制定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在上級補助的基礎上,鼓勵各縣結合實際對油茶新造、改造、水肥一體化分別給予200元-700元/畝不等的補助。2024年,全市完成油茶新造12.7萬畝,改造7.6萬畝,建設水肥一體化設施14.76萬畝,建設300畝以上油茶示范基地26個。
吉安市還積極與省供銷集團合作,建設油茶林套種虎杖、射干等中藥材示范基地12個,示范面積8000余畝,省供銷集團推薦種植品種、負責技術服務、實行保底價收購,每畝年產值可達2300元以上。同時,引進3個油茶精深加工企業落戶吉安,改造8個油茶收儲中心,提升16個油茶小作坊,有效提升了全市油茶加工利用水平。
品牌建設方面,吉安市授權18家企業使用“井岡茶油”公用品牌,在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開設茶油產品旗艦店12家,并主動加強與主流電商平臺對接合作,2024年度茶油產品主流電商銷售超過3700萬元。此外,沿宜井遂高速打造油茶產業融合示范基地8個,開展山茶油產品展示品鑒、采摘加工體驗、科普研學等特色活動,打造了油茶產業融合示范樣板。“油茶真是個好東西。”永豐縣沙溪鎮家豐家庭農場負責人王宗標笑著說:“近年來我們申請使用了‘井岡茶油’區域公用品牌,通過統一產品標識、統一產品形象,茶油相關產品銷量大大增加,全年收購油茶鮮果超過3000噸,家庭農場產值超過850萬元。”
為保障油茶產業的健康發展,吉安市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保障。堅持問題導向,為種植戶提供“點穴式”服務。通過調整省級公益林12萬畝,結合松材線蟲病除治、防火隔離帶建設等工作,不斷拓展油茶種植空間。引導種植企業、國有林場采取“反租倒包”模式,將規模種植的油茶林分包給農戶經營,增加當地林農收入,降低企業、國有林場經營成本和管理難度。“現在油茶種植上,我們也比較省心省事,有專業的育苗團隊、嫁接技術隊伍,還有專業的修剪勞務隊伍。等到了收購季節,還有企業兜底。”安福縣曾石村的種植戶周冬生說。
在資金支持上,吉安市加大對良種繁育、資源培育、收儲加工、品牌建設等獎補力度,協調金融機構豐富“油茶貸”金融產品,累計發放貸款超過7億元,擴大油茶保險覆蓋面,全市油茶參保面積141.29萬畝,全年理賠起數99起、理賠面積2.03萬畝、已決賠償486.04萬元。
技術服務方面,吉安市組建了油茶科技服務隊伍,每個縣組建1支10人以上的油茶技術服務隊,聯合省、市專家團隊深入鄉村、基地,累計開展技術培訓和實操演練29次,培訓基層技術骨干2600余人次。同時,與江西省林科院合作,在峽江建設集良種繁育、豐產栽培、精深加工和產品研發“四位一體”的油茶科技綜合示范站,有效提升了全市油茶科技服務水平。
吉安市油茶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為保障國家油料戰略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十四五”以來,吉安市以培育高質量油茶資源為基礎,以做大做強茶油加工龍頭企業、發展精深加工為重點,初步形成了企業帶動農戶、二產帶動一產拉動三產發展的模式,實現了企業、農戶利益的深度聯結,有力帶動了廣大林農增收致富。據統計,2024年全市油茶產業從業人員44.5萬人,覆蓋脫貧人口42833人,年人均增收2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