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林業產業協會組織開展油茶栽培技術培訓,將油茶種植、管理、加工等關鍵技術送到油茶種植戶和基層林業技術人員手上,推動油茶高質量發展。廣東今年將于5月底前完成油茶新造26.93萬畝,10月底前完成低改及撫育20.34萬畝。到年底,全省油茶種植面積將穩定在360萬畝左右、茶油產能8萬噸。
河源市龍川縣黃石鎮萬畝油茶種植基地 廣東省林業事務中心供圖
培訓班上,來自華南農業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的兩位專家針對油茶良種配置與高效栽培技術、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等進行教學,并前往油茶種植基地現場傳授油茶施肥、修剪、樹形管理技術。“以前種油茶都是靠經驗,現在有了專家的指導,我們心里更有底了。”參加培訓的農戶紛紛表示,此次培訓通俗易懂,內容豐富、實操性強,要將學到的技術應用到實際生產中,提高油茶產量和品質。
如今正值春耕時節,一棵棵油茶苗先后在河源、梅州、韶關、清遠等地“安家落戶”。為做好油茶造林和施肥等工作,開春以來,廣東省林業局聯合廣東省林業產業協會、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等單位,組織專家油茶團隊,深入各地開展科技服務,將先進的油茶種植技術、管理經驗和相關政策要求傳授給種植戶,并針對不同種植戶的問題需求,提供個性化技術指導和解決方案。
專家油茶團隊深入各地開展科技服務 廣東省林業事務中心供圖
截至目前,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兩大油茶團隊已累計指導36次,服務油茶基地29個,舉辦技術培訓10次,培訓技術人員182人。“我們將繼續發揮科技優勢,深入基層服務農戶,為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團隊將繼續加強與地方政府、企業和農戶的合作,開展油茶全產業鏈技術研發與示范推廣,讓油茶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
為加快油茶產業發展,近年來,廣東省多措并舉支持油茶擴面提效,實施全產業鏈條建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創新發展。省林業局先后實施支持油茶營造財政獎補政策和省油茶特色產業發展“補改投”項目,對油茶新造、低改、油茶高產高效示范基地等項目分別按照每畝1000元、600元、2000元的標準予以獎補支持,對獲得“補改投”的龍川縣、大埔縣油茶特色產業發展基地給予每個3000萬元的獎補,對獲得中央財政油茶產業發展示范項目的市縣給予財政重點支持,帶動當地林民增收致富。
今年是落實《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的攻堅之年。今年初,廣東省林業局制定2025年油茶生產計劃任務,將油茶生產任務作為中心工作,堅持油茶新造和改造并舉、面積和產量并重、生產和市場并擴,落實經營主體、生產用地、作業設計及苗木保障服務,嚴把造林質量關,提高油茶畝均產量和林地產出率。
下一步,廣東將持續加快推進油茶產業發展,優化油茶加工布局,建設油茶高產高效示范基地,創建集良種繁育、豐產栽培示范、油茶籽倉儲、高值化利用研發、精深加工、市場營銷、文旅融合和品牌打造于一體的油茶類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打造區域油茶產業集群和“粵林茶油”公用品牌 ,促進油茶產業質量效益穩步提高,賦能林業經濟發展。 (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