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猻像家貓一樣奶里奶氣,卻又有猛虎一般堅毅的眼神,它們靈動活潑、精力旺盛,對外面世界充滿了好奇
7月的風吹過茫茫綠野,盡顯詩情畫意,這是草原最美的季節,空曠的穹頂下,白云悠然舒卷,各色無名小花點綴著無邊無際的草原,青草和泥土的氣息在空氣中彌漫著幽香,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貢格爾草原之美,美在風吹草低見牛羊,美在野闊草原同鷹鹙。
在貢格爾大地最美的季節,初見草原神秘精靈——兔猻。在群山環繞的山崗上,綠植繁茂,鮮花遍地,兔猻父母艱辛地哺育著出生不久的4個幼崽。孩子的天性總是頑劣的,兄弟四個常溜出洞穴,在洞口打鬧推搡,在曠野中肆意奔跑,或者在花下發呆,它們靈動活潑、精力旺盛,眼睛里充滿了對外面世界的好奇。
花下發呆
兔猻,也被稱為蒙古山貓,屬貓科夜行性動物,體重2—5千克,體長50—65厘米,大小似家貓,體型看似矮壯,其實是因為體毛蓬松,特別是腹部毛發幾乎拖地,小家伙呆萌美麗而威風。兔猻額部較寬,吻部很短。與家貓不同,它們的瞳孔在強光下不是縮成一條縫,而是收縮成一個黑點。兔猻耳形獨特,非常短寬,耳尖圓鈍,兩耳距離較遠,耳背為紅灰色;全身被毛極密而軟,絨毛豐厚,腹部的毛為背毛長度的一倍多,極具耐寒能力;體后部有較多隱暗的黑色細橫紋;頭部灰色,帶有一些黑斑;眼內角白色,頰部有兩個細黑紋,下頜黃白色;體腹面乳白色,頸下方和前肢之間淺褐色;四肢顏色較背部稍淡,亦有2—3條短而模糊的黑色橫紋;尾巴粗短;食物主要以鼠類為主,另外也會撲食野兔、鼠兔、沙雞、蛇等小動物,棲息地多在草原、沙漠和戈壁的荒野。
兔猻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它們大多生活在西藏、青海、川西、內蒙古等地。兔猻很少單獨活動,出洞都是集體魚貫而出,一有風吹草動秒回巢穴,然后洞口就露出幾雙萌萌的大眼睛向外觀望。惡劣的生存條件、食物的匱乏、天敵的威脅,給它們的基因刻下了深刻的記憶。警覺、敏銳、多疑是兔猻賴以生存的武器,所以拍攝記錄兔猻也極具挑戰,但只要有足夠的熱愛和耐心,總有一天能與之相遇。
拍攝結束時,落日的余暉正輕灑山崗,遠山和在草地上奔跑跳躍的兔猻,都被籠罩在紅色的光暈里,如夢如幻,生命在此刻顯得如此圣潔。(王濤 文/攝)
得意地壞笑
暗哨
多疑的小兔猻
發現敵情
一觸即發
勝者王侯敗者寇
兄弟之間的爭執
細嗅薔薇
眼神的交流
余暉下依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