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久久ww精品w免费人成无码,一级毛片在线观看视频,国产精品久久久一本精品重冂色情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林草新聞 > 退耕還林 > 信息宣傳

年度盤點 | 生態中心:推動生態建設工程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2023-01-16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分享到:

生態建設工程管理中心

頂層設計求突破 強化管理促發展

——推動生態建設工程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2022年,國家林草局生態建設工程管理中心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聚焦主責主業和重點難點,著力加強生態建設工程頂層設計,主動服務林業草原工作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各項工作提質量上水平,在業務工作和模范機關建設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形成新亮點。

2021年生態中心組建成立時,天然林保護修復、退耕還林還草、國家儲備林建設等工作均處于承上啟下重要節點的關鍵時期,協同推進林草區域性系統治理項目管理也亟待破題。因此,生態中心將2022年定位為“頂層設計年”,準確把握國家林草局黨組要求,著力研究制約林草生態建設工程發展的政策性、制度性問題,積極探索推動林草生態工程項目建設高質量發展新途徑。

陜西省延安市延長縣張家灘鎮譚家河村退耕還林工程現場

山川披綠 生態建設工程穩步實施

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步推進天然林保護修復、退耕還林還草、國家儲備林、林業血防、系統治理項目等生態工程建設,讓區域綠色更加濃艷,民生福祉更加厚重。

——天然林保護修復成效顯著。落實天然林保護修復中央投資430多億元,全國25.78億畝天然林得到有效管護,完成撫育任務1674萬畝,天然林質量和功能穩步提升。林區民生進一步改善,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近50萬職工實現長期穩定就業,生態經濟社會綜合效益更加凸顯。

——退耕還林還草持續推進。落實退耕還林中央補助資金191.87億元,進一步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國家儲備林穩步實施。實施國家儲備林建設投資約300億元,完成儲備林建設任務約600萬畝,有效增加木材儲備,為緩解國內木材市場供需矛盾和國際木材進口壓力起到積極作用。

——林業血防健康發展。完成林業血防投資8億元,開展興林抑螺建設和抑螺成效提升改造工程130萬畝,為實現健康中國行動目標作出應有貢獻。

——系統治理項目有序推進。國家安排各地實施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項目70個,中央投入219億元,成為踐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的重要抓手。

寧夏回族自治區六盤山護林員巡護天然林

天然林保護 謀劃發展新藍圖

生態中心深入貫徹“把所有天然林都保護起來”的重要精神,落實《天然林保護修復制度方案》要求,組織編制天然林保護修復中長期規劃,健全制度管理體系,努力構建天然林保護修復新格局。

專班推進《全國天然林保護修復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的編制,與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緊密溝通協調,多方聽取基層和專家建議,廣泛征求部門和地方意見,確定了新階段天然林保護修復總體要求、戰略布局、規劃任務和支持保障,形成了《規劃》送審稿,目前正上報審批。協調落實中央財政支持,保障政策連續和資金不斷檔,各項建設任務有序推進。

全面加強天然林管護能力建設。對全國的管護體系、管護用房及設施設備需求等情況全面摸底。扎實做好天保人員信息管理系統年度數據更新工作。

退耕還林 持續穩妥開新局

“堅持不懈開展退耕還林還草”,認真學習和深入貫徹這一指示精神和2022年10月26日黨和國家領導人考察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退耕還蘋果的指示精神,適應新形勢認真謀劃退耕還林還草高質量發展思路。

完善退耕還林還草政策取得重大成果。經國務院批準,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的通知》,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退耕還林還草相關政策和工作重點。提出第二輪退耕還林還草現金補助期滿后,中央財政安排資金,延長補助期限。

精細化管理邁上新臺階。部署安排進一步核實第二輪退耕還林還草實施、縣級驗收、政策兌現、耕地屬性變更等數據。圓滿完成第二輪退耕還林落地上圖。全國第二輪退耕還林1300多萬個小班全部形成矢量數據,初步建立“全國第二輪退耕還林矢量數據庫”。

科學推進退耕還林提質增效。開展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提質增效專項研究,形成退耕還林鞏固成果提質增效專項研究報告和實施方案。

國儲林血防林 制度建設促發展

創新投融資機制,科學實施國家儲備林建設;充分發揮林業血防獨特優勢,進一步推進林業血防工程。

編制《“十四五”國家儲備林建設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十四五”國家儲備林建設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建設布局及各項措施。制定《國家儲備林工程建設管理辦法》,明確各級林草部門職責分工和國家儲備林建設管理要求,為確保科學管理、規范運行提供基本遵循。

印發《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做好“十四五”期間全國林業血防工作的通知》,明確“十四五”期間工作范圍、區域布局、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指導疫區省份做好林業血防工作。組織開展了國家儲備林、林業血防成效評估。

系統治理項目 有序推進強保障

扎實抓好“雙重”工程項目和林草區域性系統治理項目支撐,提升項目科學性、系統性,為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和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做好保障。

開展重點區域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審查、項目建設、成效評估3個指南的研究編制工作,參與完成對2022年和2023年85個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項目審查。配合相關部門按季度調度東北森林帶2022年天然林后備資源培育任務進展情況。組織專家赴湖南開展系統治理督導調研,對吉林、廣西等省區開展書面、視頻或電話調研。

積極參與國家林草局黨組重大調研課題,參與寧夏等5個調研組相關工作,高質量完成各項調研任務。聯合中科院開展黃河流域重要地區生態保護修復研究,相關成果通過中科院院士建議渠道上報中辦、國辦。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開展北方防沙帶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項目跟蹤評價與對策研究。

生態中心組織召開“慶祝建黨101周年暨黨建共創會”

支撐保障 全面提升工程建設能力

開展核查驗收和效益監測是檢驗工程建設質量的重要環節。生態中心整合天然林保護修復和退耕還林年度驗收工作,對驗收工作統一部署、統一培訓。

組織開展全國天然林保護修復縣級實施單位全面自查驗收,匯總完成2019年度和2020年度退耕還林縣級自查驗收成果以及2022年天然林保護修復和退耕還林國家級驗收成果報告。出版《天然林保護修復生態監測區劃和布局研究》《退耕還林綜合效益監測國家報告2020》《黃河流域天然林保護修復效益監測國家報告》等。

強化能力建設,組建了由37位專家組成的生態建設工程專家庫。舉辦林草生態建設有關工程項目綜合管理培訓班,各地有關人員1500多人參加線上培訓,達到了良好效果。編寫《第二輪退耕還林還草發展報告》,做好退耕還林還草21個典型模式宣傳推廣。啟動實施全球環境基金(GEF)中國典型水土流失區退化天然林用地修復與管理項目,協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開展人工林可持續經營項目。推進林草感知系統建設,完善退耕還林還草系統數據。建立生態中心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累計發布信息570多條。

生態中心召開支委擴大會暨“學查改”專題學習會

政治引領 黨建業務有機融合

嚴格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全力推進“講政治、守紀律、負責任、有效率”模范機關建設,深化黨建與業務工作有機融合并取得明顯成效,被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評為“四強黨支部”。

嚴格執行第一議題制度。堅持把傳達學習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黨支部會議第一議題,創新學習方式,制定學習方案,明確學習內容,細化學習要求,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等一系列重要內容。

加強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建立健全黨支部、黨小組、工會、理論學習中心組、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等組織機構,制定12項行政管理制度和4個黨支部工作制度,落實中心和黨支部各方面年度工作要點。與4個對口基層聯系點開展“齊聚黨旗下 共筑綠色夢”黨建共創活動。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年共召開支委(擴大)會、黨員大會16次,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8次,6個黨小組開展集中學習交流60次,領導班子講黨課5次。

持續推進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建立黨政聯席會制度,堅持業務工作和黨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做到業務工作布局到哪里,黨建工作、組織保障就跟進到哪里。認真落實“1+N”工作機制,落實黨和國家領導人關于天然林保護修復和退耕還林還草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黨的二十大對林草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謀劃高質量推進生態工程建設管理。

將嚴的主基調貫穿始終。建立健全黨風廉政建設相關制度和內控機制,認真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嚴格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嚴格資金使用管理,扎實開展“學查改”“以案促改”等專項工作,精心組織“如何正確對待和行使權力”大討論,開展廉政風險防范化解排查,持續糾“四風”樹新風,營造風清氣正、和諧穩定的良好發展環境。



強化管理 推動生態工程建設再上新臺階


2023年是生態中心確定的“強化管理年”。隨著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天然林保護修復、退耕還林還草和國家儲備林建設等頂層設計的基本明確,生態中心的主要工作任務將轉向強化工程管理,抓好政策落實。

主要工作思路是: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實行精細化管理,推進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修復,奮力實現生態建設工程管理再上新臺階。

全力抓好《全國天然林保護修復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的宣傳解讀和組織實施工作。指導各地做好省級規劃、市縣級實施方案編制,明確保護對象、相關政策和配套措施,層層分解目標任務,落實保護責任。按照項目管理要求組織開展天然林系統修復,建立不同類型系統修復模式,總結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系統修復模式,打造天然林質量提升樣板,帶動提高全國修復水平。實行績效管理,完善評價指標體系,重點對保護成效、修復效果、民生保障、責任落實、任務完成等進行考核評價,建立考評結果與資金投入掛鉤的獎懲機制。

全面貫徹落實五部門退耕還林還草政策文件精神。指導各地科學編制省級退耕還林提質增效實施方案,啟動實施退耕還林提質增效五年行動計劃。協調解決國土“三調”現狀仍為耕地的已實施第二輪退耕還林地塊地類屬性問題。督促指導有關省區完成國家已安排但尚未實施的退耕還林任務。積極配合自然資源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加快推進確權發證工作,協調實現應轉盡轉,應發盡發。

健全完善國家儲備林建設管理機制。完成國家儲備林建設十年成效評估。根據即將印發的《“十四五”國家儲備林建設實施方案》《國家儲備林工程建設管理辦法》,指導各地制定本地區建設規劃或實施方案。進一步創新投融資機制,調動更多的金融機構、社會資本參與國儲林建設,推動建立部門齊抓共管協同推進的國儲林建設運行機制。

切實提升“雙重”項目、林草區域性系統治理項目建設的科學性、系統性。指導各地加大項目儲備力度,確保項目持續有序推進。按照相關工作機制,加強協調配合,形成推動工程項目建設的強大合力。加大項目督導力度,對已安排投資的成熟項目,細化督導方案,促進項目加快落地實施,實現全過程的進度、質量管理。及時總結和推廣典型治理模式,以點帶面推動項目整體高質量發展。

著力提高工程管理支撐保障能力。繼續抓好天然林保護修復和退耕還林年度驗收工作。修改完善天然林保護修復和退耕還林驗收辦法。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將天保和退耕工作成效、退耕還林鞏固成果列入林長制等激勵、考核指標。指導退耕還林工程信息管理規程、退耕還林工程社會經濟效益的監測與評價指標修改。按照全球環境基金(GEF)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管理要求,組建項目管理辦公室,指導和組織五個項目點開展項目實施工作。

進一步鞏固深化全面從嚴治黨。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以“規范、提高、融合”為目標,強化黨員教育、管理和監督,進一步落實黨建品牌創建、我為群眾辦實事等活動方案,推動黨建業務深度融合。持續開展學習型機關建設和警示教育活動,選樹模范典型,努力營造忠誠可靠、團結和諧、干事擔當、積極向上的生態中心文化,以實際行動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糾錯】
無障礙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