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山鎮位于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近年來,桂山鎮以“克難攻堅、突破難題”的決心,積極探索適合海島特點的綠化模式,成功破解了困難立地綠化難題,為海島生態建設樹立了典范。
量體裁衣,定制海島“規劃書”
桂山鎮針對海島鹽堿化、風大、土壤貧瘠等難題,引進耐鹽堿、抗風性強的植物品種,制定《海島植物規劃指引》,選取黃槿、血桐、簕杜鵑、軟枝黃蟬等150余種適宜海島生長、符合海島風貌特色的主題植物。
同時,桂山鎮配套建設海島苗圃場,出臺《園林綠化工程“綠色圖章”管理辦法》,做好優質苗木儲備,嚴格把好綠化設計方案審查、施工質量、管養移交“三大關”,將海島苗木栽植成活率由不足50%扭轉至95%以上,確保綠化效果持久穩定,有效應對海島土地貧瘠和臺風侵襲等問題。
見縫插綠,營造村居“微景觀”
桂山鎮推動立體綠化、美學造景,運用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元素以及扇貝、荔枝螺等海島特有材料進行布景設計,建成園林小微地塊28個、“綠美生態小板塊”生態板塊44個,在村居屋頂、道路擋墻等可視位置裝點花箱綠植,建設4.1公里生態擋土墻,使之成為一條條由綠及美、富有海島情致的“浪漫綢帶”,串聯起愛民花徑、梯田茶語、桂海榕影等網紅打卡點。桂山鎮以“支部引領+群眾參與”發展“一家一品”庭院經濟,培育綠色民宿集群,吸引村民和民宿創客自發主動參與改造,打造46戶“創美庭院”,并創新“庭院+黨課”“庭院+家風”模式,舉辦豐富的培訓活動,實現環境美化與鄉風文明雙提升。
建管并重,創新護綠“大管家”
堅持建管并重,桂山鎮創新“海島管家”景區化管理新模式,建立日常巡查監管機制,將園林綠化、古樹名木、森防巡查、市容環衛工作納入“海島管家”機制統一負責,加強“海島管家”專業化培訓,以精準化、專業化管護實現“綠意常在”。
紅綠融合,鑄就文旅“新地標”
探索“紅色文化+綠色生態”融合發展路徑,桂山鎮串聯文天祥廣場、桂山艦紀念公園等紅色遺址,以及濱海棧道、環山步道等生態景觀,形成全長4.6公里的萬山海戰南粵紅綠徑,該路徑入選“2024年廣東省南粵紅綠徑”。通過修復摩崖石刻、戰斗遺址等歷史印記,結合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資源,打造“碧海映紅史、綠蔭護初心”的文旅融合典范,為海島綠色發展注入精神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