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久久ww精品w免费人成无码,一级毛片在线观看视频,国产精品久久久一本精品重冂色情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林草新聞 > 生態修復 > 國土綠化

寧夏海子井:礦區廢水坑變濕地公園

2025-04-21   來源:寧夏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分享到:

4月17日清晨,寧夏海子井濕地公園雙毛頭水域的湖面上波光粼粼,幾只黑翅長腳鷸輕快掠過,劃出一道道漣漪。不遠處的觀鳥臺上,寧夏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馮啟東舉著長焦相機,緊盯湖面,捕捉鳥兒的靈動瞬間。“看,湖心島那邊有近三十只遺鷗!”馮啟東激動地壓低聲音。透過望遠鏡,淺灘上七只遺鷗正低頭覓食,晨光灑在它們灰白色羽毛上,銀光閃爍,監測員迅速記錄下鳥群的數量與分布。

馮啟東在觀測遺鷗的分布與數量。

海子井濕地公園的誕生,與一種名為遺鷗的珍稀鳥類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這種頭頂黑斑、翅膀灰白的候鳥,是瀕危物種,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全球僅觀測到2萬只。2016年7月,寧夏濕地產權確權試點外業調查勘界過程中,工作人員意外地在海子井濕地首次發現了約50只遺鷗。這一發現猶如一顆種子,開啟了這片濕地保護的新篇章。

遺鷗在海子井濕地公園淺灘處踱步。(資料圖)

為了給遺鷗等珍稀鳥類提供更完備的保護,2019年,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專門建立了海子井濕地公園,持續對濕地生態進行科學管理與維護,實現在礦區廢水坑就地保護和救助珍稀候鳥。

目前,海子井濕地公園的日常管護工作由寧東能源基地管委會與寧煤水務分公司攜手配合,將濕地保護納入系統工程。公園周邊安裝15個監控設備,10名巡護員每日巡邏;修復壩體,種植24萬余平方米刺槐等耐旱植物,并聯合寧夏大學定期開展生態研究。自治區林草局檢疫站還定期對野生鳥類糞便化驗,監測疫源疫病,維護生態平衡。自2018年以來,濕地保護投入超800萬元,海子井濕地公園的水質與棲息地穩定性大幅提升。此后,遺鷗種群數量持續穩定增長,2020年,遺鷗數量超過3000只,至2024年底,已監測到3800余只,占全球總量近20%。

“遺鷗對棲息地的選擇極為苛刻,繁殖期只愿在湖心島筑巢,依賴咸水湖中的搖蚊幼蟲等食物生存。而海子井濕地獨特的咸苦水質與荒漠湖泊環境,恰好滿足了它們的生態需求。”寧夏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副主任俞立民告訴記者,每年3月下旬,遺鷗從南方遷徙至此,4月底開始求偶產卵,8月底攜幼鳥飛離寧夏,這片由煤礦排水形成的濕地,意外成了遺鷗的“生命驛站”。

如今,海子井濕地公園總面積2.4萬畝,濕地面積1.68萬畝,涵蓋溝渠、坑塘水面、內陸灘涂、水庫水面等多種濕地類型。儲水量達7000多萬方,年庫存保持在5500萬—6000萬方,為眾多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除遺鷗外,海子井濕地還監測到黑翅長腳鷸、黑頸??、青頭潛鴨等珍稀鳥類。公園內記錄到維管束植物30科64屬74種,野生脊椎動物4綱19目30科60種,分布鳥類13目21科45種,占寧夏已知鳥類總種數的14.1%。骨頂雞、綠頭鴨、赤麻鴨數量可觀,花背蟾蜍、草原沙蜥等物種數量也逐年增加,荒漠與水域交織的生態系統愈發完善。

“曾經的礦區排水區,如今成了珍稀鳥種的樂園。”俞立民感慨道。如今的海子井濕地,湖水清澈,沙洲靜謐,鳥群翩躚。每一只遺鷗、每一叢刺槐,都訴說著生命的頑強,見證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馬雨馨 文/圖)

原標題:礦區廢水坑成“生命驛站”,揭秘濕地生態密碼……

【糾錯】
無障礙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