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14日,“萬物同賞,自然共享——多重效益森林保護與恢復項目分享活動”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舉辦。活動旨在探討社會力量如何參與蒼山森林保護與恢復,以及蒼山區域自然教育、科普創造運營模式和行為示范。
會上,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張志翔和自然生態攝影師張煒分別就“如何在自然保護地開展自然教育”和“蒼山鳥類多樣性與保護”作主旨分享。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分享了他們在蒼山實施的一系列生態文明建設與公民科學實踐工作,并對多重效益森林恢復項目進行了回顧及展望。社會各界代表圍繞蒼山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生態保護與區域發展的平衡策略、蒼山洱海自然教育的未來路徑、自然教育與環境保護的融合實踐以及教育形式的創新性進行了深入探討。
分享結束后,參會人員分為兩隊進行自然觀察,實地感受蒼山洱海生態保護工作的成果,了解當地文化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故事。
2017年,中國綠化基金會和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發起了“一路青山 生機森林”多重效益森林保護與恢復項目。在他們的支持下,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在云南的保護空缺區域開展了基于社區的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的保護和恢復工作,為展示項目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更為有效地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
活動由中國綠化基金會、大理州林業和草原局聯合指導,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單位共同主辦,得到了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的公益支持。(果叮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