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久久ww精品w免费人成无码,一级毛片在线观看视频,国产精品久久久一本精品重冂色情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林草新聞 > 森林資源 > 林地管理

江西奉新:深化集體林改生態與經濟雙贏

2025-04-16   來源:江西省林業局

【字體:  打印本頁

分享到:

近年來,江西省奉新縣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抓手,探索出一條從“擴綠”到“提質”、從“資源”到“資產”的轉型之路,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協同共進。

一、延包穩權:筑牢林農“定心石”

“承包期延長30年,終于能放心投入了!”奉新縣春源家庭農場負責人謝春萍手持林業經營收益權證感慨道。這張證書不僅代表權益保障,更成為撬動融資、擴大經營的“綠色通行證”。長期以來,集體林權承包到期的不確定性制約了林農積極性。奉新縣針對第一輪承包期僅剩不足9年的問題,率先推進集體林權統一延包30年至2062年,覆蓋130.8萬畝集體林地、9.2萬宗地,惠及2.1萬余戶林農。通過“延包+擔保+收儲”三重保障,林農吃下“定心丸”,林地經營穩定性顯著提升。為破解林權登記難題,該縣還打通不動產登記系統與林權管理服務系統,實現鄉鎮便民服務中心“一窗受理”林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推動林權確權發證向基層延伸。

二、集約經營:破解“碎片化”困局

“分散的林地難以形成規模效益,必須整合資源、激活潛能。”奉新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指出。為此,該縣首先由國有林場示范帶動,推進適度規模經營。構建“國有林場+集體林”“國有林場+農戶”的場村共建模式,引導森林資源向大戶、企業和社會資本流轉。二是創新收儲機制,盤活沉睡資源。縣政府投入600萬元設立林權擔保基金,成立國有獨資公司作為收儲主體,建立林權資源儲備庫、需求信息庫和交易場景。通過收儲分散林地,整合山場形成連片經營的“資源池”,吸引社會資本注入。例如,會埠鎮天工花木城通過“苗木上山”工程,收集儲備1900畝林地進行招商,打造三產融合的特色產業園,再配套3000畝優質現有苗木基地,成為區域標桿。三是培育新型主體,釋放市場活力。通過發放林業經營收益權證,將林下經濟、花卉苗木、碳匯等非木質收益權納入登記范圍,賦予林農更多財產性權利,撬動銀行貸款近千萬元。

三、產業升級:綠色經濟“多點開花”

從單一木材生產到多元業態融合,奉新縣以改革驅動產業升級,構建起“生態+”全鏈條發展模式。一是竹產業轉型,搶占“以竹代塑”新賽道。搶抓國家“以竹代塑”政策機遇,打造九百公路百里毛竹生態產業示范帶,在鞏固高新工業園區產業園的基礎上,在上富鎮新建竹初加工產業園,推動竹材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打造綠色替代材料產業鏈,助力林業碳匯和循環經濟發展。二是林下經濟,從“閑置林”到“聚寶盆”。通過推廣林苗、林果、林藥、林菌、林禽等復合經營模式,全縣花卉苗木、獼猴桃已形成產業效益,總產值19.7億元,帶動1.3萬戶農戶人均增收超2000元。三是森林旅游,從“青山”到“金山”。依托會埠鎮耕香、柳溪鄉店下等9處鄉村森林公園,奉新縣推出登山賞景、森林康養、農家民宿等產品,推動“林區變景區、農房變客房”。2024年,森林旅游收入同比增長30%,生態價值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

四、機制護航:生態保護與治理并重

改革推進中,奉新縣以林長制為核心,落實“林長+林改”工作機制,構建“一長兩員”網格化管理體系,實現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資源管護全覆蓋。全縣設立縣級林長6人、村級林長127人,整合護林員、監管員等千余人隊伍。形成了資源管理林長制與司法保障的“雙輪驅動”,構建“林長+公安局長+檢察長+法院院長”協作機制,強化執法與司法銜接。同時,通過林長巡林考核、護林員APP培訓等舉措,確保生態保護責任層層壓實。2024年,全縣森林違法案件下降56%,森林火災發生率為零,病蟲害防治效率提升25%。(皮筱婕)

【糾錯】
無障礙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