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項目“中蒙戈壁調查與制圖”2024年度總結暨2025年度工作部署會在北京順利召開。會議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工程院院士馮起,聯合生物多樣性、荒漠化防治、遙感技術等領域資深專家組成咨詢組。
會上,項目負責人匯報了項目整體實施進展情況,介紹了項目考核指標完成情況、取得的亮點成果、經費執行情況以及下一階段工作任務安排。5位課題負責人分別就課題年度進展和2025年度工作計劃作了詳細匯報。項目咨詢專家對項目組一年來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確的指導意見:建議各課題要充分加強溝通協作;進一步完善戈壁分類、分區體系,繼續開展中蒙戈壁生態本底調查;通過遙感與地面調查充分驗證,開展戈壁編目和電子圖集編制,確保調查方法的規范性、科學性、系統性和調查成果與研究結論的一致性;高質量完成項目任務,推動調查成果在荒漠化防治、跨境沙塵治理和跨境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的落地應用。
“中蒙戈壁調查與制圖”項目于2023年9月獲科技部批準立項。項目由中國林科院林業研究所牽頭,聯合蘭州大學、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國家地理空間信息中心等16家單位共同實施。項目聚焦“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和北方生態安全屏障建設,通過歷史資料整編、多學科綜合調查、遙感制圖與編目,系統厘清中蒙戈壁生態本底,推動跨境生態治理。自2024年6月16日啟動以來,項目組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開展了內蒙古阿拉善、甘肅省河西走廊,以及蒙古國戈壁區生態本底綜合調查,獲取了豐富的野外調查數據,搭建了數據共享平臺,構建了中蒙戈壁分類、分區指標體系,研編了《中蒙戈壁編目技術規范》和《中蒙戈壁制圖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