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久久ww精品w免费人成无码,一级毛片在线观看视频,国产精品久久久一本精品重冂色情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建議提案復文 > 提案復文

“關于推進濕地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復文(2023年第00883號(資源環境類058號))

2024-02-01   來源:辦公室

【字體:  打印本頁

分享到:

  一、關于進一步完善濕地保護體系的問題

  2022年,國家林草局、自然資源部出臺了《全國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年)》,國家林草局牽頭印發了《國家重要濕地認定和名錄發布規定》《重要濕地修復方案編制指南》,對濕地保護體系、分級管理體系和保護修復工程作了總體部署,截至目前,全國共有82處國際重要濕地、29處國家重要濕地、903處國家濕地公園,我國濕地保護體系基本建立。國家林草局組織開展了全國濕地保護空缺分析,印發了濕地保護空缺分析報告,指導地方采取多種形式加強濕地保護;開展了國家濕地公園合理利用研究,指導地方在保護好濕地生態的前提下,開展生態旅游、生態農業、生態教育、自然體驗等合理利用活動。生態環境部印發了《人工濕地水質凈化技術指南》《全國生態狀況調查評估技術規范—濕地生態系統野外觀測》;在有關規劃和項目的環評審批中,依法要求避讓重要濕地、灘涂濕地等敏感區域,確實無法避讓的盡量少占并采取嚴格保護措施;不斷加強涉及濕地的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定期開展人類活動遙感監測,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切實推動問題整改和生態修復;強化重要濱海濕地常態化監管工作,按季度對海岸帶地區人類開發活動開展常態化遙感巡查,及時發現和推動整改占用重要濱海濕地、突破海洋生態保護紅線的生態破壞問題。水利部強化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依法查處破壞河湖濕地違法行為,清理整治侵占河湖空間、危害河湖生態環境問題。

  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等渠道在相關區域開展濕地保護修復、設施建設和科研監測,并將濕地保護和修復作為林業草原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支持重點,統籌納入債券發行范圍支持濕地保護和修復等工作。財政部通過中央財政林業草原轉移支付資金、海洋生態保護修復資金,對國際重要濕地、國家重要濕地、濱海濕地的保護修復和生態保護補償等給予支持,逐步增加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規模,支持地方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并不斷完善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辦法。按照《濕地保護法》的要求,正在制定濕地恢復費繳納和使用管理辦法。考慮到已有上述資金渠道,為避免重復投入,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嚴控新設專項資金、基金有關要求,原則上不再新設立專項資金或基金。

  下一步,國家林草局將出臺《國家級自然公園管理辦法》,印發進一步加強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管理的通知,推動完成涉及濕地的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開展違規侵占國家濕地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問題排查整改,嚴肅查處非法侵占濕地行為,配合做好相關江湖連通、疏浚引水工程環評,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和重要濱海濕地生態環境監管,濕地類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成效評估等工作。

  二、關于開展濕地適應氣候變化能力相關研究和策略設計的問題

  生態環境部批準建設國家環境保護濕地生態與植被恢復重點實驗室、國家環境保護區域生態過程與功能評估重點實驗室等與濕地保護相關的科研創新平臺以及國家環境保護洞庭湖科學觀測研究站、國家環境保護香溪河生態環境科學觀測研究站等與濕地保護相關的觀測臺站,強化濕地相關環境科技創新和基礎信息數據獲取能力。水利部強化重點河湖生態流量保障和監管,累計確定171個跨省河湖和433個省內河湖的生態流量保障目標,將河湖生態流量納入江河流域水量調度,實現黃河干流連續23年不斷流;印發了《母親河復蘇行動方案(2022—2025年)》,組織排查確定納入斷流河流、萎縮干涸湖泊修復名錄的河湖212個;加大生態補水力度,修復河湖生態環境,白洋淀重現生機,西遼河“有水”河段逐年延長,黑河東居延海連續18年不干涸,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首次全線通水,永定河、潮白河等長期斷流河道先后實現全線水流貫通。

  下一步,將加強組織管理,指導相關重點實驗室和科學觀測研究站強化濕地適應氣候變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好生態補水等濕地保護修復工作。

  三、關于構建綜合性的濕地觀測系統的問題

  目前,國家林草局已建成國家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簡稱生態站) 220個,包括濕地生態站 40個,分布在全國 27個省(區、市),實現了各種類型濕地全覆蓋。今年5月,印發實施的《國家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發展方案(2023—2025年)》(簡稱《發展方案》),提出到2025年將新建10個濕地生態站,其中,在東北、東南和南部、濱海地區新增2個;在青藏高原、蒙新高原等干旱半干旱地區新增3個;在京津冀地區、黃河經濟帶、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國家戰略區域新增4個。生態環境部聯合中國科學院持續開展全國生態狀況遙感調查評估,定期評估全國濕地生態系統格局、質量、功能及變化情況,開展濕地空間分布及變化年度動態監測、濕地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評估,構建全國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為濕地保護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現狀及受威脅因素評估、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政策提供技術支撐。

  下一步,將根據《發展方案》和《國家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管理辦法》,做好生態站建設管理工作,充分發揮濕地生態站在保護修復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續推進濕地生態系統監測評估工作,配合做好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更新、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和生物多樣性監測等工作,完善生物多樣性調查技術標準體系,對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提供支撐。


【糾錯】
無障礙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