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日,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UNCCD)第16次締約方大會(COP16)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開幕。12月5日晚,由中阿干旱荒漠化及土地退化國際研究中心、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華北林業實驗中心、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主辦,國家林草局華東院和華東師范大學、華電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廈門建發通商有限公司等單位(公司)聯合承辦的“遏制土地退化 助力全球2030目標”土地日邊會在中國館舉行。
本場邊會旨在探討退化土地生態系統修復與可持續產業發展模式、利益相關方(政府、企業、民間組織、科研機構等多領域多部門)參與的全社會全民行動體系,為全球土地退化防治提供可參考、可借鑒的典型實踐與案例。
會上,華東院副院長劉強作《沂蒙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主題發言。沂蒙山區位于我國暖溫帶濕潤區域,區域內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貧瘠、巖石裸露面積大、病蟲害頻發、生物多樣性減少、環境承載力較低,生態系統敏感脆弱,社會可持續發展受到較大威脅。2021年6月,該項目被確立為全國第一批公布的10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之一。自2021年起,華東院承擔該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總體規劃、作業設計等全過程規劃設計咨詢,涵蓋退化公益林修復和森林質量提升、森林保育、生態脆弱區造林、小微濕地生態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有害生物防治等5類35項治理工程,科學指導項目實施。在地方政府的推動下,共完成生態脆弱區植被生態修復648公頃,退化公益林修復與森林質量提升10306公頃,生態水池修筑770個、生態保育管網建設260千米;小微濕地修復351處179公頃;有害生物防治37萬公頃,古樹名木保護70處。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病蟲害等得到持續緩解,區域生態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成為我國暖溫帶濕潤區域退化土地修復的生動案例,為全球退化土地修復提供了實踐經驗。
參會期間,華東院參會人員還與聯合國難民署、IUCN、蒙古國國家館、沙特水合作公司等有關機構進行了交流。(錢逸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