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征收“對等關稅”的稅率提高至125%。作為反制,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于4月11日宣布,自4月12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由84%提高至125%。
林產品貿易是中美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統計顯示,10多年來,在中國與全球林產品貿易中,中美林產品貿易額長期處于首位,但貿易總額和份額正不斷下降。貿易戰對我國林產品貿易影響總體可控,但對木家具、紙制品、木制品等出口導向型產業影響顯著。貿易戰若持續下去,將對兩國林產品貿易造成直接沖擊,甚至有可能打破我國多年形成的“全球采購原料—本土加工轉化—內外雙向供給”這一林產品供應鏈格局。
業界應重新審視當前格局,增強國產木材供給,提高林產品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分散集中度高的林產品貿易,積極構建海外林業產業發展布局。
一、中美林產品貿易基本特征
(一)雙邊貿易額連續多年居首,但貿易總額與份額呈下降態勢。根據海關總署統計,2024年,中美林產品雙邊貿易總額為144.57億美元,占我國林產品貿易總額的13.31%,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國巴西林產品貿易,占我國林產品貿易總額的6.2%。過去10年,中美林產品貿易額一直居中國全球林產品貿易額的首位,2016年高峰時占比達到21%。但總體來看,中美林產品貿易額和份額呈下降態勢,2015—2024年間,中美林產品進出口總額年均下降2.84%。
2015—2024年中美林產品貿易及貿易份額變化情況
[此報告林產品限木質林產品,統計范圍為中國海關進出口稅則中的木及木制品、木炭(第四十四章),軟木及軟木制品(第四十五章),木漿及其他纖維狀纖維素漿;回收(廢碎)紙或紙板(第四十七章),紙及紙板;紙漿、紙或紙板制品(第四十八章),木家具。]
(二)雙邊貿易以中國出口為主,長期處于貿易順差狀態,順差率逐步提升,形成明顯的出口導向型貿易結構。2024年,中國林產品向美國出口109.37億美元,占中美林產品貿易額的75.64%;從美國進口35.22億美元,占中美林產品貿易額的24.36%。10年間,中美林產品貿易平均順差為64.66億美元,其中2019年順差最高、達到101.26億美元,2017年最低、為34.87億美元。自2021年以來,順差基本穩定在70億美元左右,顯示出中國對美林產品出口能力相對穩定。從順差趨勢看,順差率穩步提升,從2015年的24.45%增長至2024年的51.27%,表明出口比重上升、進口依賴降低。
2015—2024年中美林產品進出口及順差率變化情況
(三)出口以木家具為主,進口以木漿、原木、鋸材等為主。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第一大林產品是木家具。2024年,木家具對美出口額為41.94億美元,占中國出口美國林產品貿易額的38.4%。10年來,該項占比在32%至45%之間波動,平均占比為38.7%。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第二大林產品為紙和紙制品。2024年,紙和紙制品對美出口額為37.89億美元,占中國出口美國林產品貿易額的34.7%。10年來,該項占比在26%至36%之間波動,平均占比為30.4%,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中國向美國出口第三大林產品為人造板等木制品。2024年,木制品對美出口額為29.40億美元,占中國出口美國林產品貿易額的26.9%。10年來,該項占比在27%至34%之間波動,平均占比為30.9%,總體呈波動下降趨勢。
中國從美國主要進口木漿、原木、鋸材等原料類林產品。2024年,進口木漿8.58億美元、原木8.5億美元、鋸材7.39億美元,三項合計占當年中國從美國進口林產品總額的69.48%。這三類產品長期占據對美林產品進口的主體地位,進口額在多數年份占中國自美進口林產品總額的50%以上,反映出這三類商品在雙邊林產品貿易中的核心地位。
二、貿易戰對林產品貿易影響
衡量貿易戰對中美林產品貿易的影響程度可將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依賴度和進口依賴度作為參考依據,即中國向美國林產品出口額占中國林產品總出口額的比,以及中國從美國進口林產品額占中國林產品總進口的比,通常將0%—10%區間視為低依賴、10%—20%區間視為中等依賴、20%—30%為高依賴、30%以上為高度依賴。
按此標準,此次貿易戰對中美林產品貿易影響可做如下判斷:
(一)總的影響程度為“中偏低”。中美林產品貿易規模一直處在我國林產品雙邊貿易首位。按照2024年統計,貿易戰將影響價值145億美元的林產品,中國林產品進出口貿易對美依賴度13.31%,位于中偏下區間,其中影響中國出口的主要產品包括木家具、紙制品、木制品、印刷品、人造板,影響中國進口的主要產品包括木漿、原木、鋸材、紙制品等。
(二)對出口的影響程度為“中”,進口的影響程度為“低”。2024年,中國林產品出口貿易對美依賴度為17.97%,處于中依賴區間;進口依賴度為7.37%,處于低依賴區間。中國在中美林產品貿易中長期處于順差,尤其是出口比較依賴美國市場,如果實行對等關稅,對出口的影響高于對進口的影響。從發展趨勢來看,中國林產品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度和從美國進口林產品的依賴度均在不斷下降,與2015年的高依賴度相比,影響程度已經明顯減弱。
2015—2024年林產品進出口對美國依賴度變化情況
(三)對木家具出口的影響程度為“高”,其他林產品的影響程度為“中低”。經對2024年木家具、紙和紙制品、人造板等主要出口到美國的林產品和原木、鋸材、木漿等從美國進口的林產品測算,木家具出口依賴度為29.89%,對美國市場依賴程度最高,是中美林產品貿易中受影響最大的類型。木制品出口對美依賴度為17.94%,影響程度為“中偏高”,其中人造板出口對美依賴度為“低”。原木進口對美依賴度為13.79%,影響程度為“中偏低”。紙和紙制品出口對美依賴度為12.72%,影響程度為“中偏低”。鋸材進口對美依賴度為10.77%,影響程度為“中偏低”。木漿進口對美依賴度在10%以下,屬于安全區間。
2015—2024年主要林產品進出口對美國依賴度變化情況
三、可持續視野下的穩健應對
特朗普在第一次總統任期(2017—2021年),實行了一系列關稅政策,核心目標是 “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強調通過對中國征收關稅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在其影響下,一方面中美林產品貿易額和份額不斷下降,另一方面降低了我國林產品貿易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度,減輕了新一輪貿易戰對我國林產品貿易的影響。同時啟示我們,在國際貿易體系中,不能過度依賴單一市場,要增強林產品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
(一)加快構建穩健的林產品國際貿易供應鏈體系,拓展多元化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積極開拓美國之外的國際市場,積極應對美國加征高關稅后引發的對美出口萎縮問題。強化“一帶一路”、“中非合作”、上合組織、金磚國家等區域合作,降低關稅壁壘、增強貿易便利化水平,拓展林產品生產原料的進口渠道,促進在發展經濟體內的產品銷售,構建穩固高效的林產品銷售與供應鏈網絡體系。
(二)增強林產品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推進全鏈條“走出去”布局。加快構建“資源-加工-貿易”一體化的全球林產品產業鏈體系,鼓勵具備綜合實力的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通過海外投資、并購、合資等多種方式,建立集造林、撫育、采伐、木材加工、貿易流通于一體的境外運營體系。重點加強與東南亞、中非、大洋洲、南美洲和俄羅斯等木材資源輸出大國的合作,擴大境外林業資源的可控性。同時,結合全球綠色供應鏈趨勢,推動企業在境外開展可持續經營,提升國際品牌形象與環境合規能力。通過強化境外資源掌控與產業鏈延伸,有效緩解我國對資源型林產品的進口依賴,助力實現林產品貿易的高質量與可持續發展。
(三)提高國產林木資源培育與高效利用水平。堅持將加強國產材資源的可持續培育與開發作為保障我國林產品安全供給與提升產業鏈自給率的關鍵路徑,進一步優化國內森林資源管理政策機制,強化商品林培育、撫育與輪伐設計,提升木材產出效率。鼓勵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推動高效木材加工利用技術研發與推廣,提升國產材的利用率與附加值。支持在重點林區發展林業產業集群,推動形成區域化、專業化的木材加工和供應能力。同時,應加強政策支持,引導金融、保險等資源向國產材產業鏈傾斜,構建涵蓋資源培育、加工轉化、市場流通全流程的國產林產品供需體系,為保障國家木材戰略安全提供有力支撐。(作者:毛炎新,系國家林草局發展研究中心產業室主任,教授級高工,主要從事林業產業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