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林業局正式簽發首批湘林碳票,標志著湖南在探索林業碳匯價值實現機制、打通 “綠水青山” 向 “金山銀山” 轉化通道上邁出關鍵一步。湘林碳票是湖南省行政區域內權屬清晰的人工喬木林地、竹林地、油茶林所產生的碳匯量官方憑證。經計量、監測、審核等嚴格程序確認后,可用于交易、抵(質)押、融資、抵消碳排放等,是推動生態資源資產化的核心載體。
2024年5月17日,湖南省林業局組織林業碳票試點縣申報工作;2024年7月29日,確定懷化市、瀏陽市、桃源縣、炎陵縣、安仁縣、花垣縣、金洞管理區等一市六縣為湘林碳票應用先行區;2024年12月31日,《湘林碳票管理辦法(試行)》《湘林碳票審核辦法(試行)》《湘林碳票項目方法學人工喬木林(試行)》共3項配套政策正式施行,為碳票開發、交易、監管搭建起完整制度框架,確保每一份碳匯量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構建起碳匯計量監測 “四梁八柱”,為全省碳票開發奠定技術根基。
首批湘林碳票的簽發,不僅是一張推動綠色發展的 “成績單”,更是一次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創新的 “沖鋒號”。湖南將以碳票為紐帶,拓展生態司法、文旅碳中和、會議碳中和、質押融資、跨產業融合發展等多領域碳匯產品實踐,推動綠水青山在碳匯市場中煥發新活力,賦能鄉村振興,將持續釋放生態紅利、經濟紅利、民生紅利,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