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站在神農頂四望,千峰萬壑、云騰霧繞,宛若仙境。駐守神農頂的神農架民兵哨所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以“民的本分、兵的責任”,和林區人一道悉心守護“華中屋脊”,守護綠水青山中的輸電線路。
神農架是湖北最早實施“林長制”和“線路長制”的原型地,率先構建完善的組織體系和林長制工作制度體系,對全區90條輸配電線路配備135名“線路長”和520名“林長”共同巡檢,清理線路隱患、消除樹線矛盾,成為全國率先實行林電聯合巡檢新典范,成功探索叫響全省全國的“護、增、用、特”新經驗。
林電共治提升電力輸送“含金量”
神農架供電公司主動參與林區林長制改革,落實護林防火具體工作,深度參與《神農架林區林火阻隔系統建設實施方案》編制評審,將首批存量278公里輸電線路納入林火阻隔系統建設年度行動計劃,對增量新建線路在規劃科研階段與林火阻隔通道一體統籌、向上申報,與林區林管局超前謀劃“雙長雙通道”建設方案,試點試驗“雙長雙通道”獲得成功。
2022年2月,林區林管局和神農架供電公司聯合下發文件,規范實施神農架林區森林資源保護與電網設施管理“雙長雙通道”建設方案,探索“雙通道二合一”標準化建設,實現雙向融合、優勢互補。
林區林管局和神農架供電公司在落實“雙長雙通道”建設方案中,組建“雙長”融合工作領導小組,按照先易后難、先點后面、先主后次的原則,聚焦重點區域、重點地段、重點時段、關鍵環節,分步實施、分類推進。先解決交通便利、人口密集、植物茂密區域的線路問題,打造一批示范,再推進遠山偏山區域的建設,實現全域覆蓋。運用實用實效和齊抓共管的改革方法,搭建“雙長”融合工作平臺,探索建設標準化“雙通道”。
在松柏鎮盤水村古廟埡110千伏堂宋線9號塔下,有一條30多米寬綠色隔離帶,既是紅花朵林場一條重要的森林防火隔離帶,又是松柏鎮內的一條高壓線巡護通道。
林電共治提高生態保護“含綠量”
近年來,林區林電部門嚴格履行“雙長雙通道”巡護職責,形成了森林災害信息源、隱患排查、應急處置管理“一張圖”,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范例、生態文明建設中國樣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湖北模式目標,保障區域生態系統功能穩定,提高林區森林生態資源保護“含綠量”。
國家電網推出生物多樣性保護“綠電方舟”項目,神農架供電公司積極參與,開展公益捐贈,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的研究、實踐工作提供可靠清潔電能、數字化轉型工具等,降低人類活動對生物棲息地的干擾。
2024年10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舉辦期間,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首次發布能源轉型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名錄以及《能源轉型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案例》,神農架供電公司打造零碳微電網助力金絲猴保護項目入選名錄,神農架供電公司案例是國網公司唯一一個既入選保護名錄又入選案例集的項目。
神農架林區44年無火災,源自林管局“準軍事化”森林消防特戰隊伍,有督導考核、季節轉換、聯防聯控等森林防火“九大機制”保障。電力部門是森林防火重點單位,供電公司在“雙長雙通道”建設中,針對過去排查樹障引發電線跳閘“巡視上不了山、協商找不著門、砍伐進不了林”的工作痛點,創建林火阻隔系統一體建設新標準,變過去“林電”矛盾為現在“林電”共建,減少因設備本體缺陷引發的森林火災風險。
林電共治助力林區綠色發展
林電“雙長雙通道”建設,構建起林區統籌、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嚴密巡檢管護組織體系和供電服務運行機制,使林區生態保護和安全供電同向而行。近年來,神農架供電公司對內強化供電服務業務集成、對外深化政企信息數據共享,創新推出多項供電服務提升舉措。
建設數智電網,保障林區高可靠性供電。林區相繼開工35千伏朝陽變增容工程、新建110千伏紅湘線輸電工程,110千伏宋紅線整線改造、35千伏紅木線整線改造等重點工程有序推進,110千伏龍潭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
國家5A級旅游景區大九湖濕地,地處神農架國家公園核心區,是全球同緯度海拔最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泥炭蘚沼澤濕地。結合“雙長雙通道”建設,大九湖建設全電景區,探索聯通“雙碳”與“兩山”路。
“全電景區在生活辦公、游客集散中心、游客驛站、游客用餐服務等11類場所和領域,將原用柴、煤、油、液化氣等能源消耗全部改造為電能。”神農架供電公司新興產業發展公司副總經理田萬榮說,景區已陸續將燃油小火車、燃油大巴車全部替換成電動車輛。
在游客休息區,景區推廣光伏傘、光伏桌椅等綠色公共設施,每把光伏傘上設4個USB充電接口,傘下的長條凳面板則配置無線充電功能,白天沒用完的電儲存起來用于夜間輔助照明。
神農架電網是湖北電網末端,大九湖電網又是神農架電網末端。為進一步提升景區供電可靠性以及災害應急響應能力,神農架供電公司圍繞神農架大九湖地區網架結構、地域特征以及綠色生態發展目標,開展農村能源革命示范,依托電網平臺,通過清潔能源開發、電網數智能力提升、臺區儲能建設示范,景區各屋頂的光伏電站、太陽能發電傘、光儲一體綠色充電站等發電儲電設施年發電量65萬多千瓦時,基本實現大九湖景區100%綠色用電,每年減少碳排放約540噸。(賈澤 艾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