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堵河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洪坪管理站工作人員在馬鬃嶺區域開展巡護監測工作時,在海拔1900米的混交林陰坡地帶,驚喜發現了4株形態獨特的野生植物。經專業機構鑒定,確認這些植物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三棱蝦脊蘭,且正處于花期。
此次發現的三棱蝦脊蘭生長在潮濕的落葉層與枯枝雜草交織區域,植株高約30厘米,淡紫色花序如流蘇般垂落,假鱗莖具有明顯的棱狀突起,在微風中搖曳生姿,盡顯自然之美。三棱蝦脊蘭對生長環境要求極為嚴苛,偏好溫暖濕潤、半陰的氣候,通常生長于海拔較高的山地林下或山谷溪邊。此次在堵河源保護區發現該物種,充分體現了保護區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適宜性,為珍稀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一直以來,堵河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始終將生態保護置于首位,不斷強化巡護監測體系建設,提升生態保護工作的精細化水平。工作人員通過定期開展野外巡護、物種監測等工作,詳細記錄保護區內動植物資源的動態變化,及時發現并處理各類生態問題,為保護區生態系統的穩定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堅實保障。
湖北堵河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發現三棱蝦脊蘭,不僅是對保護區生態保護工作成效的肯定,也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未來,保護區將繼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進一步加大保護力度,深入開展生態科學研究和科普宣傳教育活動,提升公眾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認識和參與度,共同守護好這片珍貴的生態家園,為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