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業局近日聯合鄭州鐵路運輸中級法院、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淮陽太昊陵、虞城伊尹祠、南陽武侯祠三地的千年古樹群開展全省古樹名木司法保護協作啟動儀式,實現“行政+司法”雙向協同發力,全面提升工作實效,切實推動《古樹名木保護條例》貫徹實施。
太昊陵古樹群 河南省林業局供圖
后續,三方將在全省各地分期分批陸續開展相關活動,不斷凝聚古樹名木司法與行政保護合力,創新保護工作機制,豐富法治宣傳形式,讓司法守護與生態保護同頻共振,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篇章。
河南是古樹名木大省,全省各地分布著眾多古樹名木, 其中樹齡500年以上的一級古樹往往分布在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地區。這些古樹不僅是自然遺產,更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見證者。
太昊陵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廟,位于淮陽縣境內。古樹群位于太昊陵景區,現存古樹名木133株,包括側柏、刺槐、國槐等11個樹種,其中側柏多達111株,樹齡最長的古樹為1600年,2023年入選全國最美古樹群。
伊尹是中國最早的庖人,中國烹調術自他開始。伊尹祠古柏群位于虞城縣境內,現有古柏183棵,最大胸圍3米,名柏有鳥柏、鴛鴦柏、母子柏、羅漢柏等,2023年入選全國最美古樹群。
武侯祠是劉備“三顧茅廬”發生地,諸葛亮躬耕南陽所在地。祠內共有古樹210株,側柏占90%以上,還有銀杏和楸樹,樹齡最長的1株楸樹樹齡高達1700年。 (鄢廣運 張香紅)